2023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健全经济工作“四项机制”,全力强信心、稳预期、促发展,全市经济运行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一、经济运行平稳向好,发展韧性持续彰显
初步核算,202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13.3亿元,比上年增长5.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19.7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5728.2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5565.5亿元,增长4.7%。
(一)农业生产总体平稳,粮食产量稳定增长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93.5亿元,比上年增长3.8%。粮食生产总体平稳。全年粮食播种面积805.9万亩,增长0.1%;粮食总产量342.8万吨,增长0.5%,连续12年稳定在330万吨以上。蔬菜生产稳定增长。全年蔬菜播种面积228.1万亩,比上年增长1.1%,蔬菜总产量542.4万吨,增长3.9%。畜禽生产保持增长。全年出栏生猪263.8万头,增长1.9%;出栏家禽9552.3万只,增长3.9%。
(二)工业生产稳中向好,重点行业支撑有力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8%,高于全省平均1.2个百分点,列全省第3;工业开票销售增长9.0%,高于全省平均5.2个百分点,列全省第3;工业用电量增长17.4%,高于全省平均10.2个百分点,列全省第4。列统的34个行业大类中,27个行业工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增长面为79.4%,比前三季度扩大5.9个百分点。重点行业支撑有力。工业十大重点行业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79.4%,其中,运输设备、化学纤维、电气机械、专用设备、化工等5大行业增长较快,产值分别增长34.2%、21.6%、16.5%、15.0%、13.9%。产品产量增长面持续扩大。全市列入统计的303种工业产品中,147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较上年增加14种,增长面为48.5%,其中化学纤维、纸制品、民用钢质船舶、半导体分立器件等主要产品产量分别增长53.9%、36.4%、31.9%、19.6%。
(三)服务业小幅增长,交通运输快速恢复
1-11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070.1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重点行业实现营业收入713.8亿元,同比增长2.3%。半数行业实现增长。列统的10个行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5个行业营业收入实现增长,增速分别为14.9%、4.0%、4.0%、0.6%、0.1%。交通运输业快速增长。全年实现货物运输量2.57亿吨,比上年增长13.1%,其中,铁路、公路、水路、航空货运量分别增长2.4%、11.7%、14.8%、11.0%;实现客运量3244.8万人,比上年增长97.5%,其中铁路、公路、航空客运量分别增长134.0%、75.1%、112.9%。
(四)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基础设施投资拉动明显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6%,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2.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4%,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4.5%。交通运输和邮政业较快增长。全市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共509个,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和邮政业增长31.3%,拉动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4.9个百分点。大项目占比提升。全市5亿元以上在建项目802个,比上年增加29个,增长3.8%;完成投资额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70.4%,比上年提高6.2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7.3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进一步收窄。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5.2%,降幅比上年收窄33.9个百分点,比1-9月、1-10月、1-11月分别收窄7.9、2.9、2.0个百分点呈逐月收窄态势。
(五)消费市场平稳复苏,消费升级稳步推进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15.1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增长4.2%。交通出行类商品支撑有力。汽车类、石油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4%、6.4%,分别拉动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1.8、1.0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额比上年增长63.8%,占汽车类零售额比重为21.6%,比上年提高6.2个百分点。消费升级稳步推进。伴随着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化妆品类、智能家电类商品零售分别增长20.2%、11.6%,分别快于限额以上零售额16.0、7.4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快速回暖。全年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实现营业额51.6亿元、455.1亿元,分别增长15.6%、14.1%。从住宿业看,大中型企业的品牌效应对客流吸引力更强,大中型住宿企业营业额增长22.6%;从餐饮业看,小微型企业经营灵活度则更高,恢复韧性更足,小微型餐营企业营业额增速快于大中型餐饮企业4.9个百分点。
(六)财政金融稳健运行,制造业贷款供给有力
财政收入保持快增。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0.2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增速高于全省平均3.7个百分点,列全省第3。实现地方税收收入538.8亿元,增长30.6%,高于全省平均13.3个百分点,列全省第2。金融供给支撑有力。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0952.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列全省第5;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8354.0亿元,增长14.3%。年末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2340.7亿元,增长17.0%,高于全部贷款增幅2.7个百分点。
(七)就业收入总体平稳,物价水平温和上涨
有力推进“就在南通”行动,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5万人,比上年增长4.6%,建成30家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兜底帮扶7231名困难群体就业。良好的就业形势带动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5万元,达51853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2512元、32977元,分别增长4.9%、7.0%。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1.93:1缩小至1.90:1。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5%,其中服务价格上涨0.7%,消费品价格上涨0.3%。
二、积极因素集聚增加,发展质效稳步提升
(一)从宏观看,政策叠加效应显现,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政策效应有力推动经济规模扩大。推出《关于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一揽子稳经济政策措施,持续开展企业挂钩服务,兑现惠企扶持资金43.4亿元,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120亿元,为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全市经济规模持续扩大,全年经济总量达1.18万亿元,市场经营主体125.4万户,均列全省第4。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从产业结构看,全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4:48.5:47.1,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升0.9个百分点;从财政结构看,全年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占比为79.2%,比上年显著提升,重回较高水平;财政支出中民生支出占比连续四年超80%;从投资结构看,制造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过半,达50.2%。民营经济发挥稳定支撑作用。全年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4%,高于规模以上工业0.6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64.1%,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增长贡献率高达68.3%,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0个百分点。1-11月,全市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0%,高于全部工业企业利润总额8.0个百分点。
(二)从中观看,重点产业支撑有力,新经济领域加速成长
六大产业集群态势良好。全市重点监测的六大产业集群全年产值增长10.7%,快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个百分点,其中高端纺织、船舶海工、新材料产业产值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20.5%、18.6%、14.6%。新材料、高端纺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值突破2000亿元;生产性服务业规模扩大。1-11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中生产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777.4亿元,占全部服务业的比重为72.7%,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6.2%,高于全部服务业增速3.2个百分点;其中,货物运输、通用航空生产、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合计拉动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6.0个百分点。互联网经济增势强劲。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市场实现网络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5.4%,快于限额以上零售额11.2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住宿餐饮单位通过网络实现客房和餐费收入增长95.3%;占限额以上客房和餐费收入比重为7.0%,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清洁能源发展迅速。全市清洁能源发电量217.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5%,占全社会发电量的比重达35.7%。其中,太阳能发电发电量达38.3亿千瓦时,增长51.8%,占全社会发电量的比重为6.3%,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科技创新力量壮大。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736家、总数3622家,比上年增长25.5%;入选中国独角兽企业2家,实现“中国榜”零突破;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4家、13家省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筑业新获鲁班奖2个、总数增至124个,行业规模继续领跑全国。
(三)从微观看,头部企业贡献突出,发展质效稳步提升
头部企业支撑有力。全年净增百亿级工业企业2家,全市百亿级工业企业共11家。其中,产值超300亿元企业1家,产值超200亿元企业2家。百强企业产值增长18.9%,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1.0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81.3%,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6.4个百分点。1-11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百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38.8亿元,占规模以上服务业的比重达50.3%,同比提升7.5个百分点;百强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1.1%,快于规模以上服务业18.1个百分点,拉动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9.0个百分点。全年限额以上批发业50强企业销售额增长27.1%,拉动批发业销售额增长9.9个百分点。重大项目压仓助力。全年共35个项目列入省级重大项目清单,项目数连续8年保持全省前列,省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超680亿元。全年共有7个制造业项目完成投资额超20亿元,其中,中天精品钢项目完成投资超100亿元。北沿江高铁、南通绕城高速公路、洋吕铁路、张皋过江通道、南通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等5个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额超20亿元,合计完成投资超200亿元,增长68.4%,拉动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3.6个百分点。增量企业拉动作用明显。全年新增“四上”企业2589家。分行业看,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98家,其中新建成投产155家,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7.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4个百分点;新增贸易企业1196家,其中新开业818家,新增企业分别拉动限上批发业和零售业销售额1.8、3.4个百分点;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504家,其中新开业340家,实现营业收入55.0亿元,拉动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5.3个百分点。
三、部分领域承压前行,长期向好仍存挑战
(一)整体回升较为缓慢,需求复苏不及预期
从投资需求看,我市固定资产投资自2022年起始终在低位运行,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列全省第10,低于全省平均2.6个百分点。房地产市场仍然低迷,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4.5%,列全省第8,低于全省平均0.3个百分点;商品房交易市场回升缓慢,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仍然下降。从消费需求看,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列全省第9。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改善性消费需求持续收缩,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下降18.2%。从进出口需求看,我市进出口自下半年以来增幅跌入水下,全年进出口总值比上年下降4.3%,列全省第10,低于全省平均1.1个百分点;出口总值下降2.4%,列全省第8。总的来看,我市三大需求复苏较为缓慢且时有波动,总体回升速度不及预期。
(二)部分行业领域呈现疲态,发展支撑不足
工业方面,电子行业下行压力加大。受市场需求收缩、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全年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6.2%,降幅持续扩大,较前三季度、上半年分别扩大2.3、5.2个百分点。日达智造、瑞翔新材料、当升科技等重点企业产值比上年均有所下降,合计拉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0.9个百分点。服务业方面,受市场环境影响,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经营压力较大,1-11月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4%,拉低全市规上服务业0.5个百分点。阿里、传橙、帝奥微电子降幅较大,拉低全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6.3个百分点。批发业方面,受交易商品价格波动回落、市场竞争优势不足等因素影响,煤炭及制品批发、金属及金属矿批发全年销售额分别下降27.8%、8.7%,合计拉低限额以上批发业累计销售额增幅3.8个百分点。
(三)企业经营压力不减,小微企业恢复缓慢
企业成本压力增大。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能耗成本等不断提高,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比上年提高1.05元;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5.47%,同比下降0.52个百分点。企业资金周转困难。11月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超3千亿元,达3027.5亿元,同比增长5.9%。
小微企业复苏相对乏力。全年规模以上小微工业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0%,低于全部规模工业3.8个百分点。6411家小微型工业企业中,有3244家产值比上年下降,下降面超50%。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小微型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比同期分别下降0.2%和9.1%,分别低于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3.2、5.0个百分点。
四、精准施策破解难点,勇挑大梁行稳致远
(一)推动政策落实,增创经济增长新优势。进一步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落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降低企业负担,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大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企业支持力度,不断增强政策的协同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政策宣传,帮助企业应享尽享相关政策,跟踪关注企业应收账款情况,抓紧解决好拖欠企业账款问题。加大稳外贸政策力度,更大力度支持外贸企业抢订单、拓市场。在保障房地产新政尽快落地见效、最大程度释放需求的基础上,构建租购并举的长效机制,系统推进房地产市场改革,加强行业监管,加快推动房地产回归产业实体属性。
(二)打造制造强市,积蓄产业倍增新动能。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落实制造强省行动方案,持续推动企业“智改数转”,聚焦优势产业链条,全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聚焦未来产业发展,强化要素资源保障。围绕强链补链延链目标,制定“一链一策”打通堵点、接通断点,提升产业链承压能力。持续关注现代物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质效,密切跟踪龙头贸易企业,发挥好本土集团总部优势,防止企业业务外流。
(三)促进需求回暖,激发经济增长新活力。持续做好江海国际文化旅游节等促消费活动,不断创新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持续扩大直播带货等新模式新业态;跟踪关注大宗消费恢复情况,适时适度开展专项促消费活动。推动一批对优化产业布局具有牵引作用的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引导要素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集聚,强化在建项目推进力度,加快补齐基础设施、民生领域短板,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多优质增量。
(四)突出以人为本,彰显经济发展高质量。深入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围绕重点行业、急需紧缺职业开展技能培训,健全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就业服务平台,以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推动居民增收。继续落实好稳岗扩岗政策,梳理带动就业能力强的重点产业链企业清单,重点开展岗位收集、技能培训、送工上岗等服务,促进制造业就业提质、服务业就业扩容。加快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全力提升低收入群体增收,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热点,持续强化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提振居民消费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