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据发布 > 统计分析

经济发展总体平稳 区域行业不平衡加剧

来源: 南通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3-11-14 字体:[ ]

今年以来,全市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市场预期稳步提升、企业效益持续改善、发展动力不断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稳定增长,经济运行中结构性积极因素增多,发展韧性和潜力增强。但同时也要看到,受同期基数抬升、部分领域恢复较慢以及其他一些非经济因素影响,部分核算基础指标增幅有所回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亟需夯实加固。

一、GDP增长5.5%,增速快于全国水平

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9006.21亿元,增长5.5%;增幅低于全省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3个百分点;列全省第11位、苏五城市第3位;增幅较上半年回落1.5个百分点,回落幅度分别宽于全省、全国0.7和1.2个百分点。

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17.57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461.28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227.36亿元,增长4.2%。

二、主要行业总体平稳,二产增幅高于三产

(一)一、二产业相对平稳,发展速度略有回落

前三季度,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2.8%,增幅比上半年回落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6.8%,增幅比上半年回落1.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长6.8%,增幅高于GDP1.3个百分点,但比上半年回落了1.0个百分点;建筑业增长7.2%,增幅高于GDP1.7个百分点,增幅比上半年回落2.9个百分点。由于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2.1%,因此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最高,达到53.2%。从基础指标来看,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高于全省水平1.3个百分点,列全省第4位,在苏五城市中仅次于常州(8.9%);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长4.4%,比上半年提升0.2个百分点;建筑业总产值、建安投资分别增长6.4%和5.8%,分别比上半年回落0.6和5.1个百分点。

(二)交通运输业持续恢复,航空、铁路增幅较快

前三季度,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11.7%,对全市GDP增长贡献率为5.3%,较上半年提升1.2个百分点。从主要基础指标来看,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周转量分别增长19.9%和15.8%,分列全省第1和第2位,分别较上半年持平、前移3位;民航、铁路周转量分别增长78.2%和77.7%,较上半年分别回落9.6和1.1个百分点。

(三)金融业运行稳健,对GDP增长贡献提升

前三季度,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1.9%,占GDP比重为7.1%,对GDP增长贡献率达14.3%,贡献率较上半年提升2.5个百分点,为GDP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从基础指标来看,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增长14.1%,比上半年回落0.8个百分点,列全省第7位;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长14.0%,比上半年提升0.3个百分点;保费收入增长19.8%,比上半年提升2.6个百分点,列全省第3位。

三、部分行业增长乏力,拖累全市GDP增长

(一)商贸业增幅位次双降,对GDP支撑减弱

前三季度,全市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1%和4.1%,对GDP增长贡献率分别为3.9%和1.1%,贡献度比上半年分别降低5.6和0.9个百分点。从基础指标看,批发、零售业销售额、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2.1%、4.7%、 10.5%和12.3%,四个指标增幅在全省分别排第12、第12、第12和第8位,跟上半年相比分别回落6.9、6.5、9.0和7.6个百分点。

(二)房地产仍处低谷,其他服务业分化明显

前三季度,房地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9%(其中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中介及租赁服务K门类同比下降9.8%),对全市GDP增长造成较大拖累。对GDP增长贡献率为-3.7%,贡献率比上半年降低6.5个百分点。从基础指标来看,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3.1%,增幅列全省第10位,比上半年回落15.4个百分点,位次后退6位。

前三季度,其他服务业行业发展明显分化,与上半年相比,除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行业相关指标增幅小幅提升外,居民服务修理、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其他几个行业相关指标增幅均不同程度回落。从基础指标来看,互联网相关服务业营收增长50%,比上半年提升1.8个百分点;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分别增长5.5%和4.6%,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下降9.1%,增速分别比上半年回落16.8、11.9和4.2个百分点,三个行业的全省位次分别后退1位、5位和1位。

(三)板块发展不均衡加剧,指标增幅极差拉大

从指标增幅看,板块不均衡现象加剧。权重最大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县(市、区)极差达到15.1个百分点;极差超过100个百分点的有商品房销售面积、文化体育娱乐业、互联网相关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批发业、零售业销售额、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增幅极差分别为12.9、8.7、11.9和16.8个百分点;建安工程投资极差19.7个百分点;本外币贷款余额极差15.2个百分点,保费收入极差88.3个百分点;大部分基础指标增速极差比上半年有所拉大。

从GDP增幅看,板块极差继续拉大。前三季度,全市10板块中通州湾(7.3%)和启东(7.0%)增幅领跑;海安(6.6%)、如东(6.6%)、通州(6.5%)和苏锡通(5.9%)紧随其后,均高于全市水平;海门(4.4%)、开发区(4.2%)和崇川(4.2%)增幅位居后三位,分别比上半年回落3.2、3.2和2.9个百分点。10板块GDP增幅极差由上半年的1.5个百分点拉大到前三季度3.1个百分点。

四、下阶段需关注的方面

一是分析同期基数影响,扎实监测月季度数据。各板块、部门要分析四季度各月度相关指标的上年同期基数情况,合理预测指标发展预期。同时要强化月报数据动态监测,着力做好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跟踪监测,加强同期基数审核和同比、环比增长异常情况审核,及时提醒相关企业做好数据异常情况的说明与佐证。

二是客观分析指标优劣势,着力固优补弱缩差距。各板块、部门要动态关注和分析基础指标,落实相关举措,强化指标对GDP增长的支撑。对商品房销售面积、规上服务业部分行业营收和批发业、零售业销售额等薄弱指标,要想方设法补短板,缩小与全省水平的差距;对规上工业增加值等权重大的指标,要稳住位次,提升领先优势;对其他位次相对靠前的指标,不能满足现状,要争做更大贡献。

三是高度重视指标匹配性,确保数据有效上报。在报表上报期动态监测过程中,要关注相关指标的数据匹配性、月(季)度间趋势性和上报进度均衡性,科学把握好基础指标汇总数据增幅的发展变化趋势,杜绝明显的“逆趋势”现象。各板块、部门在组织推进经济工作中,要切实防范统计法治风险,不仅体现在对基层单位填报数据的业务指导上,而且要体现在对本地区本行业汇总数据的分析评估上。同时,要充分做好国家和省级数据审核查询准备,佐证材料及情况说明要详实、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