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据发布 > 统计分析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 动力转换有序推进

来源: 南通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2-08-25 字体:[ ]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对南通提出的争当“一个龙头、三个先锋”总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工业经济总体保持稳步增长、稳中向好的运行态势,动力转换有序推进,发展韧性不断增强,持续发挥经济发展“压舱石”作用。

一、工业经济总量跨越新台阶,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通工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落实稳增长、促改革等各项政策措施,推动工业经济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一)工业经济总量跨越发展

2021年,南通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4538.9亿元,跨越4000亿元大关,较2012年增加2546.8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稳定在40%以上。2012年至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了年均9.7%的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2020、2021年,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影响,但是两年的平均增速仍然达到了10.2%,有力支撑了全市综合经济可持续发展。(数据详见下图)

十八大以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情况

02.png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实现较快增长。2021年,全市饲料产量达到177.3万吨,比2012年增长4.3倍;化学农药原药24.3万吨,增长51.0%;化学药品原药2.3万吨,增长125.5%;化学纤维176.0万吨,增长139.0%;金属切削机床1.2万台,增长46.9%;太阳能电池594.1万千瓦,增长6.4倍;集成电路320.7亿块,增长3.1倍;电子元件54.8亿只,增长14.5倍。

(二)企业数量规模快速增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通工业坚持提升增量与优化存量同步,随着优势资源不断开发,工业项目有效挖掘,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和规模快速增长。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174家,比2012年增加1233家,年均增加120余家;规模以上工业资产总计达12076.8亿元,比2012年增加5828.8亿元,年均增长9.2%;户均资产1.96亿元,比2012年提高了0.7亿元。

(三)工业经济效益稳中向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通工业坚持质量效益与经济总量并重,通过实施市场拓展、管理创新、降本增效等发展举措,深化企业运营管理,努力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工业经济效益稳中向好。2012年至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0.6%,利润总额年均增长12.8%,利润年均增长快于销售、快于生产。企业经营税负有所减轻,2021年规上工业企业应交增值税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8%,比2012年下降1.6个百分点;降成本成效有所显现,2021年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4.0元,比2012年下降2.7元。

二、工业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工业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一)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成效显著。2012年至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产值年均增长14.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46.9%,比2012年提高1.7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6%,比2012年提高13.1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年均增长18.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1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15.3%,比2012年提高4.5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的贡献率达到22.1%,比2012年提高9.3个百分点。

(二)驱动工业增长的主要行业力量发生积极变化。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南通大力发展的重点支柱产业,近年来保持快速发展态势,集成电路、光纤通信、电子元器件及电子材料等细分领域全国“领跑”,集聚了中天科技、通光光缆、通富微电、捷捷微电子、深南电路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2021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14.5%,比2012年提高2.5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24.8%,比2012年提高10.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传统密集型行业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减弱。2021年,化工行业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3.4%,比2012年下降7.5个百分点;纺织业的贡献率则由2012年的11.1%下降至2021年的4.9%。

(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推进,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从行业增速看,传统产业中符合转型升级方向的细分行业增长较快,2021年合成材料制造、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业、合成纤维制造等细分行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26.1%、36.1%、41.3%;与居民生活和消费密切相关的中成药生产、食品制造、玩具制造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26.2%、29.9%、32.7%。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去产能持续推进。2021年,水泥产量同比增长6.0%,钢丝绳、民用钢质船舶同比分别下降3.3%、14.4%;与此同时,顺应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的新兴产品产量快速增长,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集成电路同比分别增长454.1%、74.4%、41.9%、35.5%。

(四)受世界经济持续复苏、我国稳外贸政策效应释放等因素拉动,全市工业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并呈现结构逐步优化的特点。2012年至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年均增长7.7%,其中2020、2021年两年平均增长16.7%,工业出口总体保持平稳回升态势,且出口结构优化的特征较为显著。2021年,装备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占全部出口交货值的比重为54.7%,比2012年提高6.5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出口的贡献率达76.0%;高技术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占比为27.1%,比2012年提高15.5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出口的贡献率达47.4%。

三、工业发展积极孕育新动能,动力转换有序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通积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流,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旧动能有序转换,市场活力不断激发,持续引领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

(一)战新产业快速发展,引领新动能加快壮大

自2014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试点填报以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量和规模持续增加,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引领全市工业发展新动能加快成长壮大。2021年,南通工业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展覆盖至27个行业大类,有战略性新兴产品的规上工业企业数达1761家,比2014年增加35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7.1%,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3.1个百分点。全市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提高,由2014年的27.2%提高至2021年的37%以上。

(二)民营工业拉动显著,主体地位持续加强

十八大以来,在鼓励大众创业、引导万众创新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的激励下,南通市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加快,市场活力不断激发,民营企业推动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主体地位持续加强。2012年至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产值年均增长12.1%,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2021年,民营工业占全部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68.7%,比2012年提高10.5个百分点;对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度达69.9%,比2012年提高4.5个百分点。

(三)项目建设有效转化,新增企业提供坚实支撑

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项目建设不动摇,抓落地、抓转化、抓达产,以项目建设的确定性有效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大量新增企业投产达产为全市工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坚实支撑。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新增企业1132家,占全省规上工业新增总量的13.4%,位居全省第1;其中,月度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60家,位居全省第1。2021年,260家月度新增企业对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17.5%,直接拉动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4.2个百分点。

十八大以来,南通工业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中美经贸摩擦和新冠疫情交织影响深远,稳增长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新旧动能转换更加紧迫,对标苏南先进城市,全市工业产业结构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创新能力整体不强,高质量追赶超越面临较大压力,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不可能在短期内一蹴而就解决,需要保持定力,久久为功。南通应进一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多措并举延伸和拓展制造产业链的长度和厚度,增强企业研发创新能力,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构建工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保持全市工业经济稳定向好态势,充分发挥工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压舱石”作用,不断把“强富美高”新南通建设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