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据发布 > 统计分析

南通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来源: 南通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3-11-14 字体:[ ]

今年以来,为更好担起勇挑重担、走在前列的重大责任,奋力推进全市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南通市相继召开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制造业、科技人才、建筑业等领域专题会议;举办第五届通商大会暨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制定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新66条”、“民营经济31条”等重要政策措施,加快对制造强市建设、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进行了系统工作布局。为全面了解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成效,近期市统计局面向全市民营企业开展快速调查,内容涵盖了企业的投资意向和生产经营情况、政策知晓度及落实情况、企业满意度及企业期盼诉求等方面,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本次调查民营企业1445家,共收回有效问卷1214份。调查民企涵盖10个板块,涉及一、二、三产业。其中,涉农企业21家、工业企业915家、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企业74家、其他服务业企业204家,行业覆盖面较广,基本能反映各行业的实际情况。调查显示,企业普遍对全年经济发展预期持乐观谨慎态度,一些共性问题如资金周转困难、税费压力较大、人才紧缺等依然存在,民企希望得到相关部门的政策指导,特别迫切需要得到一些特色化、个性化的政策支持。

一、民企投资意向及政策实效总体情况

近年来,随着中央及各级政府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政策的出台落实见效,南通市民间投资发展负重前行,其主体地位保持稳固。2022年,全市民间投资总量超3000亿元,对全部投资和GDP的贡献超过70%,对税收和就业的贡献超过80%,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及制造强市建设的主引擎、主力军。

(一)从投资意愿动因看:41.4%的企业表示“追加投资”,44.6%企业投资动因首选“提升企业竞争力”

调查显示,在问及“企业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与2022年相比”时,41.4%的受访企业表示会“增加”投资,其中,10.7%的企业增长20%以上,30.7%的企业增长5%-20%之间。此外,25.9%的企业表示“基本持平”;22.8%的企业表示投资“减少”;9.9%的企业表示“无投资计划”。分行业看,63.6%受访涉农企业、42.8%的工业企业、34.5%的服务业企业均表示会“追加”投资,仅有2家房地产企业表示投资略有“增加”。

001.png

图1: 2023年南通民企投资意愿情况

当问及“2023年贵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动因(可选三项)”时,61.8%的受访企业基于“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考虑,其中44.6%的企业将此作为第一选项;57.7%的企业反映“看好行业发展前景”;54.9%的企业反映“预期投资收益较好”;29.7%的企业反映“政府政策的引导”;22.5%的企业反映“市场需求旺盛”。

002.png

图2:2023年南通民企投资动因情况

(二)从投资主要方向看:80.5%企业投向“制造业”,23.6%企业表示“增加技改和创新投资”

当前民企投资的主要方向仍是制造业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调查显示,80.5%的受访企业表示已经投资或拟投资制造业行业。在已投或拟投项目中,有49.1%的企业投向高技术制造业,主要包括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等行业;22.3%的企业投向高技术服务业,主要包括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检验检测服务、专业技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科技转化成果服务、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等;21.5%的企业投向新型基础设施;18.5%的企业投向国家102项重大工程,包括列入国家重点建设任务的交通、水利项目、城市基础设施、节能降碳项目等领域;15.3%的企业投向乡村振兴产业,主要包括发展种苗种畜繁育、高标准设施农业、现代化种养、乡村旅游、现代化农业产业园等行业;仍有5.4%的企业选择房地产开发方向投资。

003.png

图3:2023年南通民企投资方向情况

调查显示,与上年相比,仅有23.6%的受访企业表示“增加技改和创新投资”,54.2%的企业表示“持平”,22.2%的企业表示“有所减少”。从技改和创新驱动的成效看,10.5%的企业认为“成效明显”,43.9%的企业认为“有一定成效”,18.7%的企业认为“成效不大”或“没有成效”,26.9%的企业“没有这方面的投资”。从减少技术创新方面投资企业反映的原因看,42.5%的受访企业表示“对新产品的市场前景不清楚”,40.9%的企业表示“缺乏人才或人才流失”,39%的企业表示“缺乏资金支持”,35.9%的企业表示“创新成本过高”,33.8%的企业表示“缺乏技术支持”,29.7%的企业表示“投资方向不明”。

004.png

图4:2023年南通制约民企科技创新因素

(三)从投资政策环境看:95.2%的企业对营商环境“满意”或“基本满意”,63.9%企业期盼“加大税收政策落实力度”

调查显示,当问及“对当地营商环境如何评价”时,37%的受访企业表示“满意”,58.2%的企业表示“基本满意”,4.8%的企业表示“不满意或不了解”。80.8%的受访企业认为政策环境有改善,其中13.3%的企业感到“明显改善”,67.5%的企业感到“有所改善”;19.2%的企业感到“没有改善”。对于享受到政策企业反馈,63.6%的受访企业享受到“行政审批简化政策”,44.7%的企业享受到“减免行政性费用政策”,38.6%的企业享受到了“财政资金直接扶持政策”等等。

005.png

图5:2023年南通民企享受相关政策情况

目前民企仍有多维度的期盼和诉求。调查显示,63.9%的受访企业期盼“进一步落实税收政策”,40.6%的企业期盼“完善融资担保政策”,36.9%的企业期盼“完善土地及规划政策”,34.8%的企业期盼“优化人才政策”,32%的企业期盼“加大财政政策”供给等等。

006.png

图6:2023年南通民企对政策的期盼与诉求情况

二、目前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难点挑战

据统计,南通民间投资已连续15个月负增长。民营企业呈现“不敢投”、“不愿投”、“不能投”三大趋势,对南通民间投资的稳定健康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一)从强信心看:企业投资信心亟待恢复

民间投资增速走势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走势大致相似,2020年后,因疫情和国内外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投资增速发展趋势开始下行,民间投资增速也开始回落,回落幅度远大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22年,全市民间投资同比下降6.8%,出现了负增长,直接拉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4个百分点。从年均增速看,2018-2020年,全市民间投资年均增速3%,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0.6个百分点。

007.png

图7:近五年南通民间投资增速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及“基于2023年宏观经济、所在行业总体走势、企业自身生产经营情况”三个维度的判断时,分别有63.4%、65.5%和63%的受访企业认为“没有改变”或“不如上年”,表明民营企业发展及投资信心明显不足。

(二)从增后劲看: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凸显

一是投资效率偏低,提升企业效益难。据测算,2018-2021年,南通民间投资效率(当年GDP增量与当年民间投资额之比)一直在0.2至0.3区间波动,其中2019年超过0.3,但2022年民间投资效率跌破0.2,表明民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明显减弱。调查了解到,受访企业投资回报预期明显不及往年。对于今年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投产后的年回报率的预期,5%的企业认为在20%以上,31.1%的企业认为10%-20%之间,36.2%的企业认为回报率不超过10%,27.6%的企业认为“可能亏本”或“难以判断”。当问及“2020年以来已投产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平均投资年回报率”时,6.8%的企业反映达20%以上,30%的企业10%-20%之间,53.6%的企业在10%以内,9.6%的企业出现亏本。

二是融资难与缺人才,加快转型升级难。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全市民营企业资金来源总计较上年同期下降5%,其中利用外资下降86.2%、自筹资金下降5.8%,表明民营企业的资金筹集能力有所下降。从资金来源渠道看,上半年,自筹资金占民企资金来源总计的比重为91.5%,国内贷款仅占6.9%,利用外资和国家预算内资金两者合计所占比重不到0.1%,可忽略不计。调查了解到,目前企业来自金融市场的资金较难,超九成投资为企业自筹,这表明民营企业投资资金筹集的渠道仍比较单一,其他融资形式的支持不足。调查结果显示,在问及“企业融资难度”时,24.5%的受访企业反映融资难度“增加”,55.2%的企业反映“基本没变”,仅20.3%的企业反映“下降”。追问“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排前三位的依次是,企业盈利及偿债能力降低、融资方式单一、银行贷款审批时效长难以获取急需资金。

008.png

图8:2023年南通民企“融资难”主要原因

据统计,2022年全市专利授权量为38506件,比上年下降5.8%。其中发明专利6209件、下降4.6%。调查了解到,当问及“企业投资遇到的主要困难”时,39.6%的受访企业反映“缺乏人才”,27.7%的企业反映遇到“卡脖子技术”。当问及“制约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要因素”时,40.9%的企业表示“缺乏人才或人才流失”,33.8%的企业表示“缺乏技术”。

(三)从稳预期看:相关政策仍需加力加码

一是投资门槛较高,结构调整任务艰巨。据统计,2018年至2022年间,民间投资仍主要投向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两者占比由2018年的78%提高到2022年的83.7%,而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等行业民间资本一直介入较少,表明拓宽民间投资领域政策效应不明显、拓展民间投资新空间仍需跟踪问效。

表1:近五年南通民间投资行业分布情况(%)

009.png

调查了解到,有33.1%的受访企业反映在投资过程中遇到“机会不均等”或“缺少投资机会”的难题。在问及“鼓励民间投资最需优化的政策”时,有27.8%的企业希望“落实市场准入政策”,有15.8%的企业期盼在投资过程中能够享受“平等机会”。

二是房企拿地谨慎,拖累民间投资恢复增长。据统计,2018年至2020年间,全市民营房企投资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今年上半年,全市民间投资同比下降7.1%,其中民营房地产企业投资下降10.3%,房企投资降幅大于民间投资降幅3.2个百分点,影响民间投资降幅扩大2.2个百分点。

010.png

图9:近五年南通民营房企开发投资增速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74家已投或拟投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房地产企业,有34家企业认为项目投产后会出现“亏损”,占比高达45.9%;31.1%的企业表示能够基本维持“盈亏平衡”;仅23%的企业表示回报率在10%以上。从拿地情况看,今年上半年,全市出让住宅用地18宗、民企拿地5宗,市区6宗地块中仅有1宗为民企拿地(地块面积8亩)。而2022年、2021年上半年的22宗和40宗土地中,民企分别拿地4宗和31宗,表明民营房企拿地日趋谨慎。

三、进一步完善政策的几点建议

民间投资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力军,当前有效促进民间投资合理增长、引导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好转起到积极作用。为此,加快民间投资恢复向好的态势,继续放大政策效果持续创新与丰富政策工具箱至关重要。

(一)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有效提振民企投资信心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江苏省也将出台配套政策,进一步明确政策细节、划定政策范围。南通市相关部门要尽快制定并出台《实施方案》,结合实际,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切实增强民营企业投资信心。针对调查中仍有少数受访企业反映“不清楚政策”,近三成企业反映“政策申请流程复杂”的情况,在做好精准化宣传的同时,建议仍要进一步优化申报流程指南;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压缩审批办理时间,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政策指导与服务;切实解决企业因申报流程复杂、行政审批繁琐,导致不愿意申请、进而导致政策效果打折。

(二)动态优化政策放大效应,促进民营房企投资健康发展

针对南通近年民间投资恢复缓慢的态势,特别是房地产业疲软造成的负面影响,建议提前研究并做好政策储备和组合。一是动态优化、细化相关实施细则。如:进一步优化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措施;确保将保交楼重点任务贯穿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期,维护好购房者的合法权益,防止产生新的风险;鼓励并支持具备相应资质的房企建造质量好、品质高的楼盘,以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提振购房者信心。二是动态优化房企拿地办法等相关举措。如:重点推出优质地块,激发房地产企业拿地的热情,优化细化调整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政策,提升开发企业信心。三是强化产业、金融、消费的联动效应。根据房地产市场新情况,择时推出家电、建材、家具等促销活动,放大房地产市场回暖向相关消费领域的传导效应。

(三)优化产业投资发展战略,有效拓宽民间资本投资空间

针对南通目前民间投资八成多集中在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的格局,建议必须着眼长远优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注重围绕疫情催生的新业态合理布局。一是强化对民间投资的产业引导,针对不同行业的不同特点,探索多样化的项目组织形式和投融资形式,如:特许经营、信托投资、个人委托贷款和产业投资基金等,有计划地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公益性事业等领域。二是进一步消除投资壁垒,除关系国家安全和必须由国家垄断的领域外,如:金融、保险、通讯、教育、公共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工程等领域都应向民间资本开放或进一步开放,允许民间资本进入。三是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一方面,支持民营企业产学研一体化,培育一批关键行业民营科技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另一方面针对企业由于创新出现的首次不合规,制定行业性合规指引,探索在清单范围内,引导其在限定时间内整改完毕,依法不予处罚。同时,建议针对“四上”企业规模扩大、技术改造给予真金白银的政策补贴奖励。

(四)创新相关政策储备工具箱,继续深化财政金融制度改革

从调查结果看,虽企业对政策制定有多维度的期盼,但超六成企业对“税收政策落实”期盼较高。建议相关部门要做细做实政策落地、跟踪问效和实施效果评估。一方面,持续降低企业税负水平。如:制定和实施具有弹性的税收政策,适度减轻民营经济税负,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建议根据经济运行情况、制定灵活弹性的税收制度,对发展潜力大、对经济具有带动作用的企业,可以通过减税和补贴的方式来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对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公益性事业,可通过收费补偿机制或财政补贴,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对国家鼓励类产业的民间投资项目,应实行与国有投资和外商投资相同的优惠政策。同时,民营企业以经营利润或税后利润进行投资,税务部门可在法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优惠照顾。另一方面,创新丰富投融资政策。立足产业升级和产业链发展不断丰富政策工具,适当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发行债券、股票并上市流通,允许新建项目以企业债券作为建设资金的补充;积极推荐和组织有规模、信誉度高的民营企业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和商业贷款,吸引国外资本进行投资;金融机构对支持小微企业贷款、民营企业贷款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