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据发布 > 统计分析

服务业平稳增长 发展后劲待加强

来源: 南通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8-10-11 字体:[ ]

 

 

服务业平稳增长  发展后劲待加强

 

今年1-8月,全市服务业经济总体呈现平稳运行态势。其中,五大行业实现较快增长。但区域发展不平衡、行业分布不均衡、新增企业相对偏少、缺乏有带动力的龙头企业等问题,还需引起关注。

 

一、总体情况

1-8月,全市1695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97.3亿元,同比增长6.1%。其中,市区营业收入增幅高于县区,县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91.2亿元,增长2.3%;市区实现营业收入306.1亿元,增长10.1%,增幅比县区、全市平均水平分别高7.8和4个百分点。

1-8月,全市服务业五大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12.9亿元,同比增长20.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1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4位。服务业五大行业单位数居全省第3位,营业收入总量居全省第4位。其中,海安、港闸、如皋、海门、通州五个县(市)区营业收入增速均在20%以上。

二、行业情况

(一)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主导地位

1-8月,423家规模以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7.2亿元,同比增长24.3%,占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28%,是列入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的十大行业中,营业收入总量第二、增速第一的行业。单位数占全部单位数的25%,在十大行业中单位数量最多。该行业的发展对整个规模以上服务业和营利性服务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三大行业贡献突出

1-8月,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总量最大,营业收入为207.7亿元;其次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为167.2亿元;第三位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为72.2亿元,这三个行业营业收入合计447.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4.9%。

(三)五大行业增长较快

1-8月,全市列入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的十大行业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五个行业营业收入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分别增长24.3%、16.7%、16.6%、12.5%和9.9%,营业收入合计413.8亿元,拉动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0个百分点。

三、主要问题

(一)区域发展不平衡

1-8月,全市各县(市)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其中,营业收入总量最大的崇川区是最小的启东市的3.3倍;营业收入增幅最高的港闸区与最低的如东县相差35.7个百分点,差距比上半年扩大了2.9个百分点。

 3.png

(二)行业分布不均衡

目前,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主要集中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三个行业共计1203家企业,占单位总数的71%。而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以及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行业分别只有38家、48家、54家和56家单位,这四个行业规上单位发展滞后、总量偏低、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营业收入仅占全市的7.9%。

    4.png

(三)新增企业相对偏少

截至8月末,全市共计新增21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1.2%,发展后劲有待加强。

(四)缺乏有带动力的龙头企业

纵观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缺乏有带动力和影响力的企业。1-8月,全市1695家规模以上服务企业中,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有91家,占全部企业数的5.4%,其中,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仅有7家。

针对以上问题,下阶段,需进一步剥离生产性服务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增值税改革带来的减税效应和分工深化效应为支撑,推动“主辅分离”,将企业“服务内置化”外放,扩充服务业企业规模;在继续做强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优势行业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以及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的发展;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发挥政府宏观引导作用,鼓励现有重点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尽快形成一批发展潜力大、竞争能力强的规上服务业领军企业。

服务业统计处供稿

执笔:

王佳琪

 

核稿:

王  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