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据发布 > 统计分析

当前南通与苏州规模以上服务业发展差距

来源: 南通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0-05-08 字体:[ ]

近年来,南通市以项目招引为牵引,着力提升市域经济发展质量,服务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2019年完成服务业增加值4352.5亿元,为苏州的43.9%,较2018年提升0.7个百分点。但从规模以上服务业经济总量、单体规模和行业结构等方面来看,南通与苏州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一、规模以上服务业涵盖行业及标准

规模以上服务业主要涵盖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九个行业门类,和除房地产开发之外的房地产业中的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四个行业小类。根据行业经营性质,将以上行业划分为年营业收入达到2000万元、1000万元和500万元以上三个标准。具体行业标准分类如下:

2.JPG


    二、南通与苏州规模以上服务业发展差距分析

(一)从总体规模看

1、单位数为苏州的46.4%

1-2月份,南通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1322个,为苏州的46.4%。分行业门类来看,文化、体育与娱乐业单位数超过苏州,是苏州的1.2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单位数将近苏州的三分之二。其余行业单位数均不到苏州的一半,其中教育、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三个行业单位数不到苏州的三分之一。

3.png

2、营业收入为苏州的31.9%

1-2月份,南通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23.2亿元,居全省第5位,为苏州的31.9%。分行业门类来看,仅文化、体育与娱乐业一个行业规模超过苏州,1-2月实现营业收入2.6亿元,是苏州的1.7倍,其余行业营业收入均不到苏州的一半。其中教育业不到苏州的五分之一;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三个行业不到苏州的四分之一;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三个行业不到苏州的三分之一。

22.png

(二)从单体规模看

    1-2月份,南通市规模以上服务业户均营业收入932万元,居全省第9位,为苏州的68.7%。分行业门类来看,文化、体育与娱乐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两个行业单体规模超过苏州,户均营业收入分别是苏州的1.4倍和1.2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两个行业的户均营业收入不到苏州的一半;卫生和社会工作户均营收为苏州的62.3%。

1.png

(三)从行业结构看

从行业内部结构看,南通与苏州相比,知识性密集型服务业占比偏低。1-2月,行业内部占比高于苏州的行业为:交通、仓储和邮政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分别高出苏州10.5,1.7,0.5和0.4个百分点,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主要依赖专业技术服务业的带动,更能反映科技实力的研究和试验发展,占比低于苏州0.6个百分点。知识密集度较高的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卫生,教育等行业,分别低于苏州5.3,3.6,0.6,0.5个百分点。

2020年1-2月南通与苏州规模以上服务业行业内部结构比较

行业

占全部规上服务业比重(%)

差值

南通

苏州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9.4

28.9

10.5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1.9

26.1

-4.2

▲商务服务业

20.3

25.6

-5.3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6.7

20.3

-3.6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0.1

9.6

0.4

▲研究和试验发展

0.7

1.3

-0.6

房地产业(房地产开发除外)

2.9

5.4

-2.5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3.1

4.8

-1.7

卫生和社会工作

1.8

2.4

-0.6

▲卫生

1.7

2.3

-0.6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1

0.4

1.7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1.5

1.0

0.5

教育

0.6

1.1

-0.5

三、促进规模以上服务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大力支持有潜力企业做大做强。1-2月南通户均营业收入不足千万,单体规模偏小一直是南通规模以上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要全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支持各行业内有潜力的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发挥对同行业其他企业的示范引导作用;鼓励企业开发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服务产品,讲求服务品质,突出品牌效应,让企业在抓机遇、求突破中实现更大更强发展。

(二)大力加强中高端人才培养引进。推进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住房、租房、教育、医疗、娱乐等配套政策,让在通的人才无后顾之忧。加强人才载体建设,采用柔性、弹性用人方法,培养和吸纳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和专业人才,为服务业各行业特别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三)大力推进招引项目落地转化。着眼长远,进一步加强全局谋划,聚焦产业链精准招商;创新和优化招商模式,借助互联网手段举办招商推介会;加快在谈总部项目、服务业新经济项目等的谈判进度,力促项目尽快实质性落地;做好在建项目的跟踪服务和监测工作,切实化解影响项目进度的制约因素,力推项目尽快转化投产。

服务业统计处供稿

执笔:苏在荣

核稿:王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