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据发布 > 统计分析

农业综合产能不断增强 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加快
——“十三五”南通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之农业篇

来源: 南通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1-04-25 字体:[ ]

“十三五”期间,南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三农”工作,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全面落实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各项措施,有力推动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谱写了“三农”发展新篇章。全市农业经济总量稳步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农产品供给水平保持稳定,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一、农业经济总量稳步增长

(一)农业增加值突破500亿元

“十三五”期间,南通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业经济总量稳步提高,继续保持全省第3位,位居徐州、盐城之后。2020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45.0亿元,比2015年增长27.2%,年均增长4.9%(现价,下同)。202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占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0.6%,比2015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11.7亿元,比2015年增长32.7%,年均增长5.8%。

                        图1:“十三五”期间南通农业总产值和增加值

微信图片_20210425164611.png

(二)种植业产值占比最大

2020年种植业产值360.1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42.6%,比2015年下降1.1个百分点,种植业在农业生产中仍占主体地位。五年来,种植业、林业和牧业产值占比有所下降,下降最多的是牧业产值,下降4.3个百分点;渔业和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占比呈上升趋势,渔业产值占比上升最多,提高了3.5个百分点。

                         “十三五”期间南通农业产值各行业占比(表1)

微信图片_20210425164730.png

(三)农林牧渔服务业增速最快

2020年全市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7.6亿元,比2015年增长56.8%,年均增长9.4%,年均增速比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速高4.5个百分点。2020年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11.6%,比2015年提高了2.2个百分点。

二、农产品供给水平保持稳定

(一)粮食生产总体平稳

“十三五”期间,全市粮食产量稳定在335万吨左右。2020年,南通圆满完成了省下达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粮食播种面积803.3万亩,比省下达任务多了1.3万亩,粮食总产量340.1万吨,比省下达任务多了8.6万吨,水稻播种面积264.4万亩,比省下达任务多了1.9万亩。2020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比2015年增长2.0%,粮食总产与2015年持平。其中,小麦播种面积282.7万亩,比2015年增长4.7%,总产106.7万吨,比2015年增长0.1%;水稻播种面积264.4万亩,比2015年增长2.6%,总产165.0万吨,比2015年增长1.0%。

(二)经济作物结构调整加快

“十三五”期间,全市主要经济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加快。受种植比较效益影响,全市棉花种植呈现大幅度下滑趋势,油料作物种植也比2015年大幅下降。2020年,全市棉花播种面积3.3万亩,比2015年下降93.2%,年均下降41.5%,棉花产量2205吨,比2015年下降94.0%,年均下降42.9%;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04.4万亩,比2015年下降42.8%,年均下降10.6%,油料作物产量22.8万吨,比2015年下降40.9%,年均下降10.0%;蔬菜播种面积210.5万亩,比2015年增长5.7%,年均增长1.1%,蔬菜产量476.4万吨,比2015年增长12.5%,年均增长2.4%。

                            “十三五”期间南通主要农作物产量(表2)

                                                                      单位:万吨

微信图片_20210425164842.png

(三)畜禽规模养殖占比提升

“十三五”期间,全市全面推行畜牧生态健康养殖,持续优化规模养殖结构和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发展,有效的保障了全市肉蛋奶的供给。针对生猪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南通出台相关意见发展生猪生产,海安、如皋、海门、启东6个存栏5万头规模猪场已开工建设,其中3个已投产,全市存栏1000头以上规模生猪场194家,存栏比重达到60%以上。2020年,全市生猪出栏194.1万头,比2015年下降47.4%,猪肉产量15.0万吨,比2015年下降41.8%;羊出栏204.1万只,比2015年增长10.0%,羊肉产量2.2万吨,比2015年增长23.9%;家禽出栏8607.2万只,比2015年下降8.8%,禽肉产量14.1万吨,比2015年下降7.2%。禽蛋产量35.1万吨,比2015增长10.0%;牛奶产量2.8万吨,比2015年增长66.3%。

                           “十三五”期间南通主要畜禽产品产量(表3)

                                                                       单位:万吨

微信图片_20210425164947.png

(四)渔业产量有所下降

受禁养禁捕等因素影响,全市水产品产量有所下降。2020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78.4万吨,比2015年下降12.9%。其中,海洋捕捞产量22.2万吨,比2015年下降24.3%;远洋渔业产量1.0万吨,比2015年下降72.1%;海水养殖产量34.9万吨,比2015年增长6.1%;淡水捕捞产量2.4万吨,比2015年下降30.8%;淡水养殖产量17.9万吨,比2015年下降13.5%。全市大力发展多种养殖方式,截止2020年底,水产养殖面积155万亩,其中海水养殖面积119万亩,淡水养殖面积36万亩。渔业工厂化设施养殖快速发展,全市现有工厂化设施68.9立方水体,近2年年新增约5万立方水体。名特优水产品放养面积累计达到127.6万亩,占水产养殖总面积的82.1%。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发展迅速,全市累计建设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21套、水槽159条,池塘面积1606.2亩、水槽面积29303平方米。发展稻虾、稻渔、稻蟹等3种主要养殖模式,稻田综合种养面积累计达到17150亩。

三、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加快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

“十三五”期间,全市用足用活用好各项政策,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新型合作农场等各种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逐步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力量。2020年,全市家庭农场总数达1.8万多家,其中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7家,累计达186家,比“十二五”末增加168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92家,其中国家级10家、省级73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加快组建,累计达到32个,其中省级2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工商登记总数5572家,入社成员总数98.3万个,共有示范合作社661家,其中国家级37家、省级84家、市级324家、县级216家。新型合作农场大力发展,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全市新增新型合作农场110个,累计建设新型合作农场330个,经营总面积超过18万亩。

(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健全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整市推进。全市获批3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9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1个省级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个省级星创天地、6个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4家企业被评为2020年度全省数字农业农村基地。南通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科技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综合评估中获得年度“优秀”等级。2020年,全市集中开工和新增开工建设农业农村重大项目252个,当年计划投资208亿元。优质粮油、蔬菜园艺、生态畜禽、现代渔业等规模产业形成集群效应,“7+2”农业产业联盟正式授牌。新增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个,累计达21个,列全省第一。围绕沿江、沿海、城郊“三核”,累计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3 个、示范点3个,国家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企业(园区)25 个。全年休闲旅游农业接待游客1924.3万人次,带动农户13.5万户,实现综合收入50.8亿元。开放型农业全省领先,“十三五”期间共实现农产品出口总值31.1亿美元,是“十二五”的1.4倍。

(三)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大力提升

“十三五”期间,随着科技进步发展,农业技术装备条件不断改善。整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占比超过80%。2020年,全市新建高标准农田35万亩,超额完成省下达的34.5万亩任务。“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新建高标准农田234万亩,“南通模式”得到部省高度肯定,被列为全省区域化整体推进示范区。在全省率先将农机安全监管融入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有效打通了基层农机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大力实施农业“机器换人”工程,打造全省首家无人农机示范基地,全市稻麦主产地全部跻身省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行列。2020年,全市举办新型职业农民线上培训40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6万人次;线下培训170期,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5万人。“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6.6万人。

(四)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成效

全市共有8个品牌入选2020年江苏农业品牌目录,如皋黑塌菜入选区域公用品牌目录,鑫缘、中洋、天晟牧园、蒲塘、仙缘、苔趣和中宝等7个入选产品品牌目录。海门山羊作为江苏11个品牌之一入选农业农村部《美味中国:2021年全国品牌农产品日历》。3个品牌入围“苏垦杯”首届江苏省农业企业知名品牌30强大赛,1个品牌入围省农业企业果蔬类十强。2020年,全市申报绿色食品112个、地理标志产品3个、省级绿优农产品基地33万亩,预计全年种植业绿色占比达70%左右。全市现有蔬菜地理标志产品36个,绿色产品93个,认证绿色食品企业24家,如东西兰花、如皋黑塌菜、海安包菜大白菜、启海四青作物等成为亮丽的绿色品牌。

回眸“十三五”,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三农”工作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辉煌成就。“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五年,农业农村工作任务更重、责任更大。展望“十四五”,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