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据发布 > 统计分析

“两稳”工作成效显著 开放经济再上台阶 ——“十三五”以来南通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之对外经济篇

来源: 南通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1-03-26 字体:[ ]

开放则兴,封闭则衰。“十三五”期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南通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着力稳外资、稳外贸,外向型经济全面发展,质量和规模再上新台阶。

一、“引进来”力度不断加大,利用外资平稳增长

利用外资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途径,对于壮大产业支撑、推动园区建设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十三五”期间,全市坚持重大项目的龙头地位,积极招引外商投资,成效显著。

微信图片_20210326152408.png

                              图1:“十三五”期间南通市利用外资

实际利用外资稳步增长。“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利用外资127.7亿美元,协议外资331.6美元,其中实际利用外资总量稳居全省第四位。2020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7.1亿美元,比2015年增加4.0亿美元,增长了17.1%,年均增长3.2%。虽然今年的疫情给招商引资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但全市仍能够保持1.8%的增速,显示出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期下南通投资吸引力的日益增强。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转型。随着全市产业的发展,外商投资的重点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由以第二产业为主转化为以第三产业为主,印证了全市产业结构升级的稳健步伐。五年间,全市第三产业实际使用外资67.8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53.1%,高于第二产业6.9个百分点。2020年受特殊因素影响,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占比基本持平。

微信图片_20210326152542.png

                            图2:“十三五”期间南通市分产业利用外资

大项目压舱石作用明显。“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新批项目1446个,其中新批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474个,占比32.8%,协议利用外资212.4亿美元,占全市的64.1%,2020年大项目协议外资额占比更是高达89.5%。招商局邮轮、普米斯生物制药、嘉通能源(桐昆PTA)、展华电子、弘凯光电等一大批重特大项目落地,体现了全市稳外资的显著成效。

二、“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对外合作成效显著

南通积极发挥自身产业优势,拓展对外投资领域,鼓励企业开拓更多的国际市场。“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新增境外投资项目380个,中方协议投资额50.2亿美元,总量居全省第四位,完成对外劳务营业额93.2美元,总量居全省第二位。

微信图片_20210326152654.png

                              图3:“十三五”期间南通市外经合作

境外投资结构优化。“十二五”期间境外投资主要以房地产和矿产开采等传统产业为主,“十三五”期间境外投资则流入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科技服务业等现代产业。2020年,全市制造业中方协议投资3.3亿美元,占全市的71.5%。批发和零售业协议投资8625万美元,占全市的18.6%,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投资2356万美元,占全市的5.1%,三者合计占全市的95.2%。

对外承包工程大项目支撑作用明显。“十三五”期间,惠生重工签约的北极LNG项目、南通三建签约的阿布扎比创客街区项目、龙信集团签约的以色列住宅项目、上海建工(江苏)钢结构签约的卡塔尔基金体育场项目、天楹投资的越南河内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等一大批的超亿美元项目,为全市对外承包工程总量稳居全省第二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带一路”合作伙伴投资占比较高。南通抢抓机遇,积极引导企业参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领域逐步拓展,总量占比较高。“十三五”期间,“一带一路”合作伙伴中方协议投资额累计19.0亿美元,占全市的37.8%;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32.2亿美元,占全市的40.5%。2020年,“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协议投资额和承包工程营业额占全市的比重,比2016年提高13.8、11.0个百分点。

三、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外贸规模持续扩大

“十三五”期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美贸易战、新冠疫情等诸多不利的因素破坏了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但南通能够始终铆足劲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对外贸易再攀新高。

对外贸易规模稳步增长。“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实现进出口总值12085.3亿元,稳居全省第四位,处于苏中苏北领头雁的位置。其中出口8393.2亿元,进口3692.1亿元,年均增速分别为6.0%、4.8%和9.0%。2020年全市进出口总额逆势上涨4.3%,高于全省、全国增速1.7个和2.4个百分点。

微信图片_20210326152807.png

                               图4:“十三五”期间南通市对外贸易

主导出口产品占比稳步提升。“十三五”期间,全市六大出口产品服装、电器及电子产品、化工、家纺、船舶及海工和机械设备的出口合计占全市的比重,从2015年的五成稳步提高到2020年的六成以上,成为全市着力打造拳头产品成效的真实写照,也有效带动了全市出口总量的稳步发展。

主体出口市场增势良好。“十三五”期间,南通出口的三个传统主体市场日本、美国、欧盟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合计实现出口3629.8亿元,占全市出口额的比重由2016年的41.3% 提高到2020年的44.0%。新兴市场变动差别较大,其中东盟和拉丁美洲略微上扬,非洲基本持平,大洋洲的出口占比由2015年的4.9%下滑到2020年的3.4%,下滑较大。

四、城市魅力逐步提升,国际旅游稳中有进

随着南通城市建设水平的日益提升和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江海城市的独特魅力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人士公务旅游或者休闲度假。“十三五”以来,全市的旅游外汇收入、接待入境旅游人次等指标均保持平稳上升态势。

微信图片_20210326152919.png

                              图5:“十三五”以来南通市国际旅游

截至2019年,全市累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5.3亿元,接待入境旅游76.0亿人次,平均每人次贡献的外汇从2015年的674.5美元提高到2019年的718.2美元。从入境来源地看,南通与港澳台的往来更加频繁,港澳台同胞人次占比由2015年的12.1%提高到2019年的17.2%。

“十三五”时期,南通外向型经济经受住了种种考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展望“十四五”,南通将以更开放的态度、更有力的举措、更优良的作风,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为“强富美高”新南通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