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据发布 > 统计分析

用能规模明显扩张 绿色发展持续推进

来源: 南通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3-02-17 字体:[ ]

2022年,南通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方位推进工业领域高质量发展,积极适应“双碳”目标新形势,工业生产稳步推进,重大项目加快投产,工业用能规模明显扩张,虽然工业用能总量处于攀爬过坡阶段,但多数行业能效利用稳中向好,新能源发电高速增长,能源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工业能源消费和生产的主要特点

(一)新项目拉动作用明显,用能总量较快增长

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下简称“规上工业”)用能规模较快扩张,综合能耗1645.4万吨标准煤,较上年增长21.6%,较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高出16.7、5.0个百分点,增速呈现逐步回升态势。分主要品种看,全年规上工业电力消费325.1亿千瓦时,较上年增长9.4%,自6月以来电力消费增速逐步提升,走势与综合能耗基本一致(图1)。全年煤炭消费量2205.8万吨,较上年增长18.7%,较前三季度增速提升3.2个百分点。

“十四五”期间在推动钢铁等产能由沿江向沿海转移的国家战略背景下,中天钢铁、金红叶纸业、嘉通能源等新增重点项目在南通落地投产,产能和用能逐步扩张,这三家企业2022年综合能耗合计297.1万吨标准煤,拉动规上工业综合能耗增长21.9%,新项目拉动作用明显。

001.png

图1 :2022年南通规上工业主要耗能指标累计增幅变动情况

(二)制造业能耗增长较快,行业用能集中度较高

规上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用能需求呈现刚性增长态势。2022年,制造业综合能耗1025.9万吨标准煤,较上年增长38.5%,快于规上工业综合能耗16.9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能耗的比重为62.4%,占比较上年提升7.6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能耗前十行业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两行业合计用能891.1万吨标准煤,占比为54.4%,行业用能集中度相对较高,占比变化最大的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提升了16.5个百分点。

表1:2022年能耗前十行业综合能耗指标情况

002.png

(三)多数行业能效趋优,部分产品单耗下降

分行业看,全市工业企业千方百计挖掘“结构节能”空间,在行业节能和能效提升上下功夫,不断提升行业能源消费利用效率。制造业涉及的30个行业中单位产值能耗较上年下降的有21个,其中有11个行业单位产值能耗较上年下降超过1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单位产值能耗下降23.1%,单位产值能耗水平仅为规上工业单位产值能耗的21.4%。

分产品看,2022年,全市多措并举推进节能技改,强化工业企业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主要耗能产品单耗大幅下降,工业企业能源利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列统的重点用能工业企业24项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标中(可),10项指标实现下降,其中吨锦纶综合能耗、吨涤纶用电量(长丝)、万米布混合数生产用电量、机制纸及纸板综合能耗指标分别较上年下降7.5%、2.4%、3.3%和16.5%。新增企业主要产品单耗指标领先,中天钢铁吨钢综合能耗和吨钢新水消耗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嘉通能源的PTA装置单耗水平优于当前国内能效领跑者。

(四)新能源容量总量双提升,清洁能源利用持续扩张

从装机容量看,近年来国家“双碳”政策陆续推出,全市大力推进低碳清洁能源转型,加快低碳风光电等新能源机组投产,煤电装机容量占比进一步下降。新能源机组容量达到9674.1兆瓦,占比为56.2%,占比已超过火电机组装机12.5个百分点,绿色能源低碳转型步伐加快,为全社会低碳消费孕育了绿色潜力(图2)。

003.png

从发电总量看,2022年,以风电、光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量189.5亿千瓦时,较上年增长85.7%。其中,风力和太阳能发电量分别增长93.8%、46.3%;分别占规上工业发电量的30.3%、4.6%,占比较上年分别提升11.3、0.8个百分点。

从品种消费结构看,清洁能源利用持续扩张,助力工业领域低碳减碳。2022年全市规上工业天然气消费量12.3亿立方米,较上年增长7.7%;氢气消费量262.3万立方米,较上年增长4.0%;热力消费量7623.3万吉焦,较上年增长5.5%。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工业行业及地区能效利用发展不平衡

受新增高耗能企业陆续投产但产出效应还未充分释放影响,2022年全市规上工业万元产值能耗不降反升,综合能耗增速超过产值增速12.3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34个行业大类中仍然有9个行业万元产值能耗较上年增长,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万元产值能耗较上年增长16.1倍,拉动规上工业万元产值能耗较上年提升17.4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地区间能效利用水平极差较大,10个地区中规上工业万元产值能耗较上年下降的有7个地区,其中海安下降幅度最大,超过10%,海门受新增钢企影响,万元产值能耗增长3.3倍。

(二)一产和居民生活较快的用电增速加剧节能压力

近几年来,全社会用电量占全社会能耗的比重在六成左右,节能降耗工作的重点须对全社会用电量情况进行监测分析。2022年,全市全社会用电量较上年增长8.1%,超过全省3.9个百分点,超过GDP增速6.0个百分点,节能形势不容乐观。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保持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19.9%和16.1%。

三、相关工作建议

(一)深挖高耗能行业节能潜力,加大监测监管力度

“十四五”时期,制造业用能需求将呈现刚性增长。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重点行业领域尤其是高耗能行业亟须进一步挖潜节能空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资源配置。一是从严管理“两高”项目审批,加强环评、节能审查和土地预审。二是加强对各地区综合能源消费量、高耗能行业用电量、高耗能产品产量等情况的跟踪监测,对能源消费和高耗能产业增长过快地区,合理控制能源供应。三是对高耗能行业和企业实行动态监测和管理,合理有序规划产能。

(二)加快推进节能技改力度,提高绿色低碳水平

积极引导重点企业采用行业领域内新技术新工艺进行节能改造,提升能效水平。鼓励企业加强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公辅设施改造等。同时,围绕电机、变压器、锅炉等通用用能设备,持续开展能效提升专项行动。引导行业企业赶超能效“领跑者”,探索打造超级能效工厂。

(三)营造节能宣传氛围,提升社会公众行动自觉

能源建设的推进关键还是要提高居民用能、节能的意识。因此,对居民进行节能产品和节能技巧及知识的宣传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当前应结合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工作,在全市范围开展节能产品推广和节能知识宣传活动。鼓励购买使用节能灯和节水器具等节能产品、太阳能热水器等可再生能源产品。让居民知晓能源建设事关每个人,并愿意积极参与能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