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据发布 > 统计分析

工业企业成本高企 降本增效势在必行

来源: 南通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7-12-04 字体:[ ]

——南通工业企业降成本路径探析

摘要:面对资源环境的制约、人工成本的不断上涨,企业已步入高成本时代。如何在现有水平上既要保质保量又要使成本不断降低.是南通市工业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南通工业企业成本现状及主要成本项对南通工业效益的影响,并且针对当前降成本政策的实施成效与问题,给出了工业企业降成本路径选择及对策建议。

十八大以来,南通工业经济进入“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发展阶段,一方面表明南通工业经济发展基本面是好的,另一方面也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突出困难之一就是实体经济成本高企,企业负担较重,在工业生产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工业经济在实体经济中地位举足轻重,南通作为工业经济大市,如何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对全市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南通工业企业成本现状及特点

企业成本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的成本费用。具体包括企业主营成本、主营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另外应付职工薪酬包含于主营成本及三项费用中,因其对全市工业企业成本存在较大影响,本文将此作为企业成本的重要内容予以并列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2007年至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统计报表。

(一)从构成现状看,主营成本是企业成本的主体

总体来看,企业成本构成中,主营成本占据绝对比重,薪酬体现的用工成本位居第二,三项费用占有一定比例。2016年,企业主营成本占主营收入的比重达86.8%;薪酬占比为5.0%;三项费用中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占比依次为2.7%、1.5%、0.8%;主营税金及附加占比最低,为0.5%。

(二)从占比结构看,用工、税金呈逐年提高之势

从近十年来各成本构成项占比变化来看,占比最高的主营成本总体呈下降趋势,用工成本和主营税金及附加占比有所提升,三项费用占比则相对平稳。其中,用工成本及税金占比呈逐年提高之势,可见企业的人工成本及税收负担呈逐年增加态势。详见下图:

近十年来各成本构成项占主营收入比重(%)

(三)从年均增速看,薪酬、税金均快于主营收入

近十年来,企业主营收入年均增长13.9%,薪酬年均增长16.2%,主营税金及附加增长19.7%,这两类成本增速明显高于主营收入,对企业盈利的影响较为显著。三项费用年均增速与主营收入持平,其中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年均分别增长14.2%、14.0%、13.4%。由于以原材料为主体的主营成本刚性较强,调整空间不大,因此薪酬、税费等成本应成为调整的重点方向。

(四)从行业影响看,大类行业成本构成差异较大

2016年,大类行业中主营成本占主营收入比重较高的行业为钢铁、有色行业,分别为90.4%、89.5%,这些行业成本占比较高,主要源自原材料成本带来的压力。薪酬占比较高的行业为纺织服装业,高达8.5%,由于此类行业对人力资源的依赖性较强,必须通过有吸引力的薪酬待遇来维持相对稳定的人员结构,因此面临更为显著的人工成本压力。三项费用占比较高的行业是造纸行业,高达17.3%,远超其他大类行业。主营税金及附加占比较高的行业为医药行业,达到0.8%,其中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业甚至达到1.6%,一定程度上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五)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企业面临不同成本压力

中型企业的主营成本占收入比重最低,大型随后,小型企业最高,2016年大、中、小型企业主营成本占收入比重分别为86.6%、85.3%、87.7%。薪酬方面,大型企业薪酬占比最高,达6.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其次为中型企业,比重为5.5%。在企业管理运营成本方面,大型企业由于其成熟的管理水平与高效的运营效率,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占比均低于中小型企业。税收方面,中小企业主营税金及附加占比均高于大型企业,仍需加大对中小企业税收扶持力度。

(六)从周边比较看,单位成本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016年,南通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收入中的成本为86.8元,高于全省平均1元。与省内其他城市相比处于高位,在全省十三个市中仅次于常州(87.5元)、扬州(87.5元)、淮安(87.3元)、盐城(87.0元),位列第五,高于省内单位成本最低的南京4.9元。从全国来看,南通工业企业的单位成本也处于较高水平,高于全国平均1.3元。

二、主要成本项对南通工业效益影响分析

分析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构成,可将主要成本费用分类为:原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消耗)、用工成本(应付职工薪酬)、物流成本(运输费)、能耗成本(水电费)、税费成本(主营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中的税金)、融资成本(财务费用)。2016年,六项成本主体合计占成本总计比重达84.4%,其中原材料成本占比高达75.6%;其次用工成本占比为5.4%;能耗成本、融资成本、物流成本、税费成本占比分别为1.2%、0.8%、0.8%、0.6%。

(一)原材料成本

2016年江苏工业生产者出厂、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9%、2.0%,因出厂价格下降使得全市工业主营收入同比减少284.4亿元,同时购进价格下降使得原材料成本减少208.8亿元,“剪刀差”导致利润减少75.6亿元,拉低利润增幅7.4个百分点。若在出厂价格降幅不变情况下,购进价格降幅扩大1个百分点,则原材料成本减少316.5亿元,利润将增加32.1亿元;购进价格降幅收窄1个百分点,则原材料成本减少103.4亿元,利润将减少181.0亿元。可见,由于原材料成本占比较高,原材料价格的变化对企业效益增长的影响十分明显,当原材料购进价格降幅明显快于出厂价格降幅时,对利润增长构成正向影响,反之将构成负面影响。

(二)用工成本

2016年四季度工业景气调查数据显示,认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用工成本上升问题的企业占比达36.4%。从薪酬数据来看,2016年工业企业薪酬达到728.5亿元,较2007年增加565.7亿元,年均增长16.2%,高于主营收入年均增幅2.3个百分点;薪酬占主营收入比重逐年提升,2016年达到5.0%,比2007年提高0.9个百分点。若薪酬年均增幅收窄1个百分点,则利润可增加58.5亿元,拉高利润增幅5.7个百分点。

(三)能耗成本

一般来说,工业企业的能耗主要是用电。从工业用电量数据来看,近年来虽增速回落但仍保持增长,因此若用电量不变,则通过降低电费价格可减少成本支出,增加企业效益。2016年工业企业用电量265.7亿度,若按2016年1月1日电价下调幅度测算(每度电价格下调3.12分),则电费可节约成本8.3亿元,可拉高利润增幅0.8个百分点,平均每户工业企业可因电价下调节约成本16.5万元。

(四)融资成本

2016年,全市工业企业财务费用113.0亿元,同比增长2.8%,增幅较2015年提高4.1个百分点。财务费用同比由降转升,源于2016年人民币经历3轮较为明显的贬值,导致涉外币交易的外向型企业汇兑损失较多,致使财务费用增加。若保持2015年增速不变,2016年财务费用将减少4.6亿元,可拉高利润增幅0.4个百分点。可见,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将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财务费用支出,提高企业效益。

(五)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项中的主体是运输费。2016年全市工业企业运输费为108.9亿元,同比增长10.8%,高于主营收入增幅0.6个百分点。若运输费与主营收入同步增长,可增加利润0.6亿元,对利润增幅的影响不足0.1个百分点,对企业效益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六)税费成本

对企业来说,增值税、所得税等均以企业的销售和盈利情况为依据,多销售多盈利多缴纳。因此,本文重点分析企业主营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中的税金两个税费指标影响。2016年两项税费支出84.2亿元,同比增长11.8%,高于主营收入增幅1.6个百分点。若税费与主营收入同步增长,可增加利润1.3亿元,仅拉高利润增幅0.1个百分点。可以看出,降低两项税费,所带来的利润增加有限。

三、当前降成本政策措施成效与问题

为切实了解2016年以来一系列降成本政策的实施效果,6月份南通市抽取了100家工业企业开展降成本专项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0份。从调查结果看,用工成本、原材料成本是企业面临的最主要的两大成本。

(一)用工成本是企业最迫切希望降低的成本

现状:随着就业人员工资的逐年提升、社保制度的不断完善,工业企业用工成本也随之逐年加大。调查中86.7%的企业认为用工成本占比最大,81.1%的企业迫切希望降低用工成本。

成效:政策1、在继续实施现有降低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率基础上,2016年~2018年再降低失业保险缴费比例0.5个百分点。调查显示,82.2%的企业2016年已经执行了该项政策,以某大型集装箱企业为例,2016年仅失业保险一项就已降低成本54.6万元。政策2、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61.1%的企业了解此项政策,17.8%的企业2016年人均工资较2015年有所下降。政策3、落实援企稳岗等补贴政策。18.9%的调查企业2016年有裁员需要,其中58.8%的调查企业已执行了该政策,并获得补贴近280万元。

问题:仍有17.8%的调查企业未执行或不了解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的政策,不少企业反映,2016年南通社保上缴基数有所调升,所以企业社保总支出不降反升。77.8%的调查企业2016年人均工资高于2015年,因南通大多数企业实际发放工资标准远高于最低工资标准,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政策对企业减轻负担基本没有作用。

(二)原材料成本是企业占比最大的成本

现状:原材料成本是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最主要的成本构成,调查中,87.8%的企业选择原材料成本为企业占比最大的成本项。

问题:价格是一把“双刃剑”,其下降虽然拉低了原材料成本的占比,但同时也降低了企业产品的出厂价格,影响企业的盈利空间。调查显示,仍有73.3%的企业迫切希望原材料成本降低,在企业迫切希望降低的成本构成中仅低于用工成本位列第二。

(三)税费、能耗、融资成本政策受益面不广

现状:在占比最大的成本项中,38.9%的企业选择税费成本,36.7%的企业选择能耗成本,25.6%的企业选择融资成本;在最迫切希望降低的成本项中,47.8%的企业选择税费成本,38.9%的企业选择能耗成本,27.8%的企业选择融资成本。

成效:政策1、清理不必要的资金“通道”和“过桥”环节,切实整治层层加码加价行为。调查中,13.3%的企业感受到此项政策得到实施所带来的好处,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企业资金流转速度,减少了融资负担。政策2、从2016年起暂停征收防洪保安资金。76.7%的调查企业反映已执行,若按2015年企业平均上缴防洪基金数额测算,2016年此项政策已为企业节省支出近800万元。政策3、从2016年起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用电类别企业用电价格下调3.12分/千瓦时。扩大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规模。调查中40%的企业属于一般工商用电企业,其中61.1%的企业已执行了此政策;31.1%的企业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用电,合计节约电费1300万元。

问题:降低税费、融资成本涉及的政策虽较多,但大部分税收、贷款优惠政策仅针对小微企业,在全市工业企业中的惠及受益面不广。下调电价方面,调查中有60%的企业不属于一般工商用电企业,政策受惠面依然有限。另外,对于扩大直接交易用电规模政策,企业反映其降成本作用仍显不足。主要原因是直接交易用电量占企业总用电量的比例较低,新增量更少,电价下调幅度也小于一般工商业企业,因而节约的电费对降低用电总成本作用微乎其微。

(四)企业对降成本政策的总体评价

认为各项政策作用明显的企业均不超过三成,大部分企业认为政策执行效果并不明显或基本无作用。有不少企业反映,这些政策难以从根本上解企业之困,政策效用还未能达到预期。

四、南通工业企业降成本路径选择及对策建议

近年来,南通工业经济增速换挡,企业盈利空间不断收窄,工业发展面临资源、能源短缺和成本上升的巨大挑战。因此,降成本对于缓解企业经营压力、激发制造业活力、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单纯地压缩企业成本项并不能有效提升企业盈利能力,要区分各项成本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效益的影响程度,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为此我们需要从企业自身、政策外部两方面入手,短期、长期相结合,打好组合拳,拿下“降成本”这场攻坚战。

(一)从“企业自身”层面选择“降成本”路径

路径一:有效缩减原材料成本是实现工业企业降成本的首要途径。原材料成本的大小与购进价格的高低密切相关。企业应积极关注国内外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比价采购,控制价格,降低成本。南通原材料成本占比较高的电气、电子、化工等行业规模企业多,具备向上游原材料行业整合的基础,走规模化发展之路。规模化发展可以弥补市场交易费用过高造成的资源配置低效率,提高企业对资源的整合能力,进而提高利润。

路径二:合理控制用工成本是实现工业企业降成本的必要途径。薪酬占比逐年提升,对效益增长的抑制明显。须加强完善职业培训机构建设,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梳理岗位人员结构,并岗裁员;在适当的岗位中灵活选择使用劳务派遣工,丰富多种用工形式,规避风险、免于纠纷、降低成本。薪酬结构既要考虑成本控制,同时兼顾员工激励,应稳定基本工资涨幅,完善绩效奖金,使个人奖金与企业效益紧密关联,有效激励。

路径三:有效降低能耗成本是实现工业企业降成本的绿色途径。应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耗,围绕工业生产源头、过程和产品三个重点,实施工业能效提升计划,推动重点节能技术、设备和产品的推广和应用,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鼓励工业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优化企业的用电时间,避峰填谷,节省电费支出;加强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自发自用,节能降耗。

(二)从“政策外部”层面选择“降成本”路径

路径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是实现工业企业降成本的根本途径。企业生产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较低,则相对成本较高。因此,工业企业降成本应在产业升级、质量提升上下功夫,以促效益增长。大力引导产业升级:行业间,向利润增长的优势行业转型,行业内,注重产品的技术化和高端化。长远发展角度看,企业要努力在核心关键技术上形成突破,积极培育高新尖端产品,政府要大力扶植潜力企业,为企业提供便利,精心打造推出质量过硬的名牌名品。

路径五:规范服务减收费用是实现工业企业降成本的政策途径。融资难、融资贵、费用多等问题依然困扰企业。须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行为自律,维护存贷款利率定价秩序;合理确定贷款审批门槛,扩大续贷政策适用范围,对暂时困难企业不断贷、不抽贷;清理融资通道,整治层层加价行为;规范企业融资过程中担保、评估、登记、审计、保险等中介机构收费。

(三)聚焦企业切身感受,继续完善“降成本”政策

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出台的降成本政策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距离企业的需求还有差距。企业盼望政府能对既有政策及实际情况作进一步调研分析,继续完善相关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一是改进完善政策指向。企业认为虽然现有政策在税收方面确有优惠,但未见实质性的减免,希望能适当考虑降低主体税种税率,减免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还有企业希望在降低物流成本、补贴环保费用等方面政府也应适当出台具体措施,从而降低这两项支出较高的企业成本。

二是扩大政策受益范围。企业认为部分政策的受益面窄,有些优惠条件略显苛刻。南通相当数量的工业企业既不属于一般工商企业,也不属于可以与电厂直接交易的用电大户,这部分企业未能分享电价下调之益。希望政府在制定具体操作细则上,进一步调整甚至取消诸多前置条件,降低门槛,使更多的企业受益。

三是加大政策作用力度。企业普遍反映现有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的政策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用工成本高企的问题,建议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起点,并希望参考浙江等省份的做法,在费率较高的养老保险等项目上着手,进一步降低社保费率,加大政策作用力度,使企业切实感受政策之惠。

工业统计处供稿

执笔:朱玲

核稿:费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