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据发布 > 统计分析

应对疫情挑战成效初显 3月指标降幅明显收窄

来源: 南通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0-05-20 字体:[ ]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经济运行展现出较强韧性,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203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1.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8.9亿元,下降0.9%;第二产业增加值924.8亿元,下降2.6%;第三产业增加值1029.1亿元,下降0.3%。

    (一)农业生产基本平稳,小麦长势总体良好

    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8.0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全市小麦种植面积285.1万亩,比上年增加1.7万亩,目前小麦苗情总体向好。一季度,全市蔬菜总产量100.2万吨,同比增加0.5万吨、增长0.5%;水产品总产量18.7万吨,同比下降2.4%。受疫情影响畜牧生产持续下降,一季度全市生猪出栏39.1万头、同比下降64.7%,山羊出栏70.0万只、下降8.7%。

    (二)工业生产有序恢复,战新产业保持增长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6%,由1-2月的下降3.7%转为3 月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下降0.9%,由1-2月的下降4.5%转为3 月增长 7.4%;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5.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9个百分点,战新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36.4%,较去年全年提高14.5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市工业用电58.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2.9%,降幅较1-2月份收窄7.0个百分点,其中3月工业用电23.7亿千瓦时,下降0.4%。

    (三)服务业生产下滑,新兴服务业增势良好

    1-2月,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23.2亿元,下降6.6%。其中,交通运输和邮政业营业收入48.5亿元,下降15.5%。新兴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20.6亿元,增长8.7%。一季度,全市服务业用电量12.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8.1%。

    (四)市场销售减少,网上零售较快增长

    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5.2亿元,同比下降16.7%。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210.6亿元,下降13.1%。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商品呈现增长态势,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和中西药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0.9%和6.6%。一季度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网上零售额9.0亿元,同比增长46.0%。

    (五)投资降幅收窄,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7%,降幅较1-2月收窄5.4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下降9.0%,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0.2%。分产业看,工业投资下降2.0%,服务业投资下降3.8%;分所有制看,民间投资下降4.7%,国有投资增长13.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增长13.6%。

    一季度,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321.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0%。其中,住宅类销售270.0万平方米,下降16.7%;商业用房销售32.7万平方米,增长139.2%。

    (六)对外贸易减缓,贸易结构有所改善

    一季度,全市进出口总值559.0亿元,同比下降7 %,降幅较1-2月收窄6.2个百分点。其中,进口203.3亿元,增长1.4%,增幅较1-2月回升2.2个百分点;出口355.7亿元,下降11.3%,降幅较1-2月收窄9个百分点。进出口相抵,顺差152.4亿元。一般贸易进出口401.3亿元,占进出口总值比重达71.8%,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

    (七)财政收支小幅下降,存贷款余额较快增长

    一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7.2亿元,同比下降3.5%,其中税收收入130.4亿元,税收占比为78%。分税种看,增值税26.2亿元,下降28.5%;改征增值税28.4亿元,增长8.7%;企业所得税18.5亿元,下降5.7%,个人所得税8.2亿元,增长6.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6.6亿元,下降1.9%。其中,教育支出47.9亿元,增长3.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7.4亿元,增长10.9%;卫生健康支出29.1亿元,增长64.8%。

    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5239.8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住户存款8088.2亿元,增长11.8%;本外币贷款余额11108.4亿元,增长17.8%,其中中长期贷款6170.3亿元、增长13%,制造业贷款1292.1亿元、增长10.1%。

    (八)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继续提高

    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86万人,超过时序进度;城镇登记失业率1.76%,低于上年同期0.02个百分点。一季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50元,增长2.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97元、增长2.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43元、下降0.3%。

    二、主要特点

    受疫情冲击影响,一季度南通市主要经济指标明显下滑。但从单月看,3月份全市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主要  经济指标明显改善、走势回升、降幅收窄、位次领先,经济运行呈现4个突出特点。

    (一)经济运行恢复有力

    一是复工复产态势趋好。企业经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基本复工,产能基本恢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97.7%,85.1%的企业生产恢复到正常水平的50%以上,77.1%的企业员工到岗率达80%以上;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复工率为93.4%,78.2%的企业经营恢复到正常水平的50%以上,79.2%的企业员工到岗率达80%以上;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复工率达97%,67.8%的企业经营恢复到正常水平的50%以上,75.5%的企业员工到岗率达80%以上。

    二是主要指标态势趋好。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本外币贷款余额增幅分别比1-2月回升4.3、1.8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固定资产投资额、进出口总值、出口总值降幅分别比1-2月收窄7.0、5.4、6.2、9.0个百分点。在全省13个设区市中,南通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列第1,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均列第2。

    三是基础工业态势趋好。3月当月,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7.4%,规模以上工业产出水平基本恢复。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前10的行业中,70%的行业当月产值都比1-2月份加快,其中50%的行业实现增长;在列统的主要工业产品中,约有40%的工业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同时防疫物资供应和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有力,一季度全市医药制造业和农副食品 加工业产值分别增长12%和5.5%,分别高于平均水平12.9、6.4个百分点。

    (二)发展质量提升有力

    一是高质量发展趋势没有改变。一季度,全市新开业规模以上企业数为219家,列全省第1。全市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投资同比增长6.4%,高于全部投资增幅9.1个百分点;一般贸易进出口总值下降6%,降幅比全部进出口窄1个百分点。

    二是新动能较快增长没有改变。一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5.0%,增幅比规上工业高5.9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网上零售额增长46.0%,增幅比限上零售额高59.1个百分点;1-2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7%。

    三是大项目支撑作用没有改变。一季度,全市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4.8%,高于全部投资7.5个百分点,占全部项目投资的比重达84.5%,占比提高11.1个百分点,拉动投资增长2.9个百分点。其中,10亿元以上的重特大项目数增加54个,计划总投资增长21.2%,完成投资增长39.4%,占比达43.6%、较同期提高15.1个百分点。

    (三)基本民生保障有力

    一是就业形势基本稳定。据部门统计,全市登记失业率为1.76%,比上年同期低0.02个百分点,尽管疫情冲击比较严重,但全市没有发生大规模裁员的情况。一季度民生保障类财政支出同比增长1%,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7.4亿元、增长10.9%。3月末,全市“四上”单位从业人员同比减少30.3万人,下降13.7%。

    二是居民增收基本稳定。一季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50元,同比增长2.2%;全市“四上”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16585元,同比增长5.8%,八成以上行业门类保持增长。

    三是商品供应基本稳定。一季度全市限额以上粮油食品、饮料烟酒、服装鞋帽及日用品类零售额与去年同期持平。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回落,当月CPI同比上涨4.2%,比2月回落0.8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菜篮子食品价格环比下降。

    三、当前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目前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宏观经济指标已经呈现降幅收窄或反弹的积极信号。但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

    (一)有效需求明显不足

    一是居民消费回补不足。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6.7%,降幅比1-2月扩大0.2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分别下降35.5%、30.4%;限额以上汽车类零售额下降23.8%。3月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加快推进,当月市场销售情况比1-2月份有所改善,但前期压抑的一些居民消费回补意愿不强,市场企稳回升迹象不明显。

    二是民间投资意愿不足。一季度,全市民间投资同比下降4.7%,降幅比全部投资低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为79.3%,比去年同期低1.6个百分点。500-5000万元项目投资同比下降54.1%,下拉固定资产投资10.1个百分点,占全部项目投资的比重仅为11,7%,占比较去年同期回落11.5个百分点。

    三是企业新接订单不足。一季度调查数据显示,仅有49.1%的工业企业本季度接到的产品订货量处于正常水平,占比较去年四季度下降24.9个百分点;而48.6%的企业反映接到的产品订货量低于正常水平,占比较去年四季度提高28个百分点,部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反映,目前在手订单取消或延期、新接订单困难。

    (二)实体经济困难加大

    一是企业反映成本上升困难。一季度调查数据显示,33.2%的企业认为本季度综合生产成本较上季度有所上升,较去年四季度提高22.1个百分点; 51.9%的企业认为本季度综合生产成本与上季度基本持平,较去年四季度下降28个百分点。同时,受访工业企业反映面临的主要成本压力来源于用工成本、原材料成本和疫情防控成本。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费用为96.2元,较2019年增加1.8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大幅减少,利润  总额同比下降28.7%。

    二是企业认为资金周转困难。一季度调查数据显示, 23.4%的工业企业认为资金紧张,较去年四季度提高11.2个百分点;11.4%的企业认为融资很困难或比较困难,较去年四季度提高3.1个百分点。但与此同时,3月末银行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加521.2亿元,同比多增301.9亿元;而一季度新增单位存款505.4亿元,同比多增215.2亿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信贷资金投放使用效率有待提升。

    三是小微企业恢复生产困难。一季度全市规上小微工业企业产值同比下降4.2%,降幅分别大于规上工业和大中型工业3.3、8个百分点。3月份全市有185家小微型工业企业处于停产状况,由于全市小微工业企业数占规上工业企业数的九成,拉低当月规上工业产值2.7个百分点。

    四是企业发展信心提振困难。一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为98,较去年同期、去年四季度分别回落31.4点、20.6点;企业家信心指数为95.8,较去年同期、去年四季度分别回落34点、23.5点,两项景气指数均为历史最低点、跌破临界值,运行于“微弱不景气”区间,表明工业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

    总的来看,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我市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但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下阶段,全市上下要继续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加大力度落实复工复产复市复业政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确保如期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

一季度南通与全省主要指标增幅

单位:%

指标

南通

1-2月

南通

一季度

全省

一季度

南通比全省增减百分点

位次

地区生产总值

-1.4

-5.0

3.6

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7

-3.5

-9.0

5.5

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3.7

0.6

-7.8

8.4

2

工业用电量

-19.9

-12.9

-14.7

1.8

7

固定资产投资额

-8.1

-2.7

-20.2

17.5

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6.5

-16.7

-18.1

1.4

2

进出口总值

-13.2

-7.0

-9.5

2.5

7

#出口总值

-20.3

-11.3

-14.9

3.6

8

本外币贷款余额

16.0

17.8

15.9

1.9

6

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5.2

4.9

4.9

持平

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4

2.0

0.4

3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0.3

-0.9

0.6

1

                                                                 综合统计处供稿

                                                                  执笔:汤 敏

                                                                  核稿:邱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