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通能源生产与消费分析
2016年,我市认真落实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把节能减排作为推动绿色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积极有序推进节能降耗工作。能源结构不断优化,可再生能源生产迅速发展。工业综合能耗小幅增长,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稳步下降,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较好地完成全年节能目标任务。
一、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主要特点
(一)电力生产稳步增长,绿色能源生产迅速扩张
坚持“节约优先、多元发展、绿色发展”的原则,以打造千万级电力能源基地为目标,推进绿色能源发展,加快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能源体系,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能源保障。2016年全市电力生产量42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其中火力发电量385.2亿千瓦时,占91.0%,同比增长3.3%。发电效率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单位发电煤耗为293克标准煤/千瓦时。
随着风电的有序扩建,太阳能应用不断推广,我市绿色能源迅速扩张。2016年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装机容量分别达到182.7万千瓦和18.8万千瓦,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全市发电总装机容量的22.3%。风力发电量3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4%;太阳能发电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4倍,新能源发电占比9.1%,较上年提升0.3个百分点。绿色能源生产的迅速扩张,减少了化石能源的消费,成为南通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工业综合能耗小幅增长,能源利用效率继续提高
一直以来,我市坚持一手抓总量控制,一手抓结构调整,科学高效利用能源取得成效。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563.55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8%,低于工业生产增速6.0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5%,工业企业能源利用效率继续提高,为全年节能目标的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随着我市节能工作不断推进,工业企业节能意识不断增强。企业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加强节能管理,取得积极成效。全市组织实施148项节能和循环经济重点项目,39家企业能源管理体系通过了体系认证(评价)。从重点耗能企业单位产品能耗看,我市涉及的27个列统单耗指标中,有18个指标同比下降,占66.7%,其中万米布生产用电、单位合成氨用电、吨涤纶综合能耗和吨桑蚕丝综合能耗同比降幅超过5%。
(三)清洁、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为进一步优化全市能源结构,我市在发展非化石能源的同时,加大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科学实施天然气、生物质燃料、电力等清洁能源替代,减少煤炭消费,提高清洁能源占比。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消费煤炭2201万吨,同比增长1.5%,低于综合能耗增速1.7个百分点。其中终端消费307.35万吨,同比下降7.9%;其余1893.68万吨用于发电和制热,煤电的增加是煤炭消费增长的直接原因。
减少煤炭消费的同时,天然气、电力清洁能源消费增加。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消费天然气2.33亿立方米,增长5.0%;电力261.88亿千瓦时,增长4.5%。此外,我市加大对城市生活垃圾、生物燃料及工业废料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累计消费城市生活垃圾124.6万吨、生物燃料32.7万吨标煤、工业废料93.2万吨,因此减少煤炭消费约200万吨。其中,江苏王子制纸黑液回收技术,把燃烧黑液产生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剩余大量热能利用锅炉产生高压蒸汽,供汽轮发电机组发电供热,同比减少煤炭消费10余万吨,节约成本超亿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2016年我市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但当前能源消费中存在的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空间缩小、高耗能行业用能占比偏高,以及居民生活用能增速较快等问题,在下阶段节能工作中应重点关注。
(一)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空间收窄
近年来重点耗能企业是节能降耗的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加强节能管理,改进生产工艺,调整产品结构,取得了积极成效,为全市节能降耗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随着节能的不断深入,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空间也逐步收窄。能耗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万元产值能耗下降速度趋缓。2016年全市重点耗能企业综合能耗1282.04万吨标准煤,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2%,同比增长5.2%,高于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增幅1.4个百分点;万元产值能耗0.2947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2%,降幅缓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
(二)高耗能行业用能占比较高
高耗能行业是指生产过程中耗能较多,单位产出能耗较高的产业。按照江苏省高耗能行业划分标准,包括了纺织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和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七大行业。2016年,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高耗能行业综合能耗1156.48万吨标准煤,万元产值能耗0.2672吨标准煤,是规模以上工业的2.6倍;高耗能行业综合能耗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4.0%,远高于其产值占比29.0%。分行业看,我市高耗能行业之间用能差异较大,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占比最高,达43.5%,其次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以及纺织业,分别占13.9%和8.3%。
(三)居民生活用能增速较快
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用电和私家车用油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拉动了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从居民用电看,2016年全市居民生活用电53.46亿千瓦时,近五年平均增长8.5%,较工业用电快2.5个百分点,居民用电占比14.3%,较2010年提升1.1个百分点。此外,从私人轿车拥有量看,2016年我市私家车拥有量约118万辆,近五年平均增长29.1%。私家车的快速增长是居民生活用能增长的另一主要原因。居民生活用能的刚性增长,成为我市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的重要因素,为下阶段节能降耗增加了压力。
三、下阶段节能降耗的措施及建议
节能降耗是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十三五”期间我市单位GDP能耗下降的目标任务为17%,与“十二五”目标相同。然而,随着节能工作的不断深入,节能的难度也进一步加大,为确保目标任务完成,应进一步挖掘节能潜力,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动力,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驱动、全民参与,做好节能工作。
(一)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与产业结构
节能降耗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同时,产业结构的升级也是实现节能降耗的主要途径。下阶段,要进一步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高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行业发展,充分发挥我市良好的工业基础和地理位置优势,有序发展风力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减少高耗能产品及高耗能行业比重。通过对高耗能行业和高新技术行业的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降低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控制能源消费增量,确保“十三五”节能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加大对新建项目用能状况评估与监测力度
随着重点企业节能空间的逐步缩小,下阶段,在继续做好对重点耗能企业能效测评及节能监察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新建企业项目的用能评估监测力度,对耗能较高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严格把关,适时跟踪,进一步提高准入门槛,促进项目合理用能,从源头上杜绝浪费能源和用能不合理的项目建设。
(三)强化绿色生活理念,重视生活节能
长期以来,我们应对节能的政策措施多集中于工业生产领域,忽视了作为终端能源消费单元、生产活动原始驱动力的家庭生活用能。针对近年来生活用能增速的现状,一方面深入开展低碳生活宣传教育,强化居民节能环保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节能习惯,引导居民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走向绿色生活之路;另一方面大力推广居民生活节能技术与产品,不断提升产品能效和技术成熟度,通过规模生产降低成本,完善售后服务,引导居民主动参与绿色消费,放心选购节能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