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认真贯彻中央、省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国家、省出台的各项延续优化政策,推动工业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盈利水平稳步提高、企业亏损面不断收窄、企业成本压力有所缓解,但受市场需求不足和同期高基数影响,稳增长压力仍然较大。
一、基本情况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6%,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列全省第3位;利润总额下降2.8%,降幅较上半年收窄4.3个百分点,利润降幅自年初以来持续收窄;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列全省第4位。
图: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累计增速走势
(一)重点行业支撑作用明显
前三季度,全市列统的34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3个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67.6%;19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其中13个行业利润增速超过两位数,行业增长面55.9%,较上半年提高了5.9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利润行业结构持续改善。按营业收入排名,十大行业中,7个行业营业收入实现增长,化学纤维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较快,分别增长61.2%、48.7%、14.7%。十大行业均实现盈利,其中,受船舶市场需求旺盛影响,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长较快,增速达326.5%。十大行业营业收入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73.1%,利润总额占比达69.8%,支撑作用明显。
表1:前三季度十大行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情况
单位:%
(二)民营企业占比提升
前三季度,民营企业营业收入增长7.9%,利润总额增长6.1%,利润增速较上半年提高1.7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增速分别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1.3和8.9个百分点。民营工业营业收入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68.0%,利润总额占比达60.3%,分别比上年同期提升0.9和5.1个百分点。钢压延加工、光缆制造和涤纶纤维制造分别拉动民营企业利润增长5.1、3.4、2.8个百分点。
(三)地区间有所分化
从营业收入看,前三季度,10地区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均同比实现增长,其中通州、海门、如东、启东、通州湾5个地区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从利润总额看,前三季度,10地区规上工业均实现盈利,其中,通州湾、通州区、海门区分别增长517.0%、54.0%和27.1%;开发区和苏锡通利润下降较多,分别下降39.1%、36.1%。与上半年相比,苏锡通、海门回升较快,分别提升30.1和17.4个百分点。
表2:分地区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增速情况
单位:%
二、积极方面
(一)企业亏损面持续收窄
前三季度,全市683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1676家,比上半年减少107家;企业亏损面为24.5%,比上半年收窄1.8个百分点。前三季度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减少11.9%,而上半年为同比增长8.9%,亏损额增速下降较快。从行业看,全市34个行业大类中,21个行业企业亏损面好于全市平均水平。19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增长面55.9%。从板块看,如东、海门、如皋企业亏损面较小,分别为13.9%、21.1%和23.8%。同时,因工业品出厂价格近三个月环比持续上升,工业品需求不断恢复,带动工业企业利润逐步回升。
(二)船舶海工产业集群增势良好
前三季度,全市船舶海工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5%,比规上工业平均水平快7.9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营业收入比重12.5%,拉动全市规上工业营业收入1.7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9.1%,比规上工业平均水平快21.9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利润总额比重13.8%,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利润总额2.2个百分点。我市船舶海工行业总体订单充裕,大部分重点企业订单交付期已排至2027年、甚至2028年,高附加值的大型集装箱船、LNG船等拉动产业营收和利润较快增长。
(三)三资企业盈利状况明显改善
三资(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承压前行,整体盈利状况持续改善。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中,三资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6%,增幅较上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5%,降幅较上半年大幅收窄8个百分点,其中,双钱轮胎、惠生重工、韩通船舶利润增速较快,分别增长1063.3%、468.7%和262.8%。
三、存在问题
(一)部分行业压力持续传导
一方面,化工行业下游内外需求双弱下。今年来,海外加息,全球经济存在下行预期,化工品价格整体呈下降趋势,国内大部分化工品处于降负减产、主动去库存周期,叠加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前三季度,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6%,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4%,行业景气度处在低位。另一方面,钢铁行业运行有所放缓。建筑行业用钢需求尚未回升,同时受原料价格高位运行,钢价持续下跌等因素影响,前三季度,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营收增长135.5%,增速较上半年下降56.8个百分点。目前增速较高主要因龙头企业中天钢铁今年第3条产线投产,但随着产量趋于稳定和同期数爬升,其对行业拉动作用将逐步减弱。
(二)小微企业盈利能力下降
前三季度,我市小微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利润总额同比下降7.2%,增速相较于上半年分别回落2.6和5.5个百分点,业绩盈利表现仍在承压。全市规模以上小微企业共6359家,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总数93.0%,营收和利润各占规上工业总数的48.0%、42.3%,比去年同期分别减少2.5和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1578家,亏损面24.8%,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运行回升基础尚不牢固。
(三)企业经营压力仍然较大
一是资金压力。9月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长9.6%、产成品存货增长2.8%,两项资金占流动资产比重为42.7%,仍处于高位,较上半年增加0.3个百分点。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82.3天,同比增加2.3天。二是成本压力。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成本同比增长7.3%,增幅高于营业收入0.7个百分点;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6.21元,较上半年增加0.08元。
四、对策建议
(一)夯实惠企政策落地,聚焦重点企业经营需求
加快落实我市《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举措》等惠企政策,深化“惠企通”平台建设,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并不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强化企业人才支撑,巩固民营企业吸纳就业的重要地位。
(二)关注原料价格走势,缓解企业成本压力
一方面,要持续关注主要生产原料价格走势,加强原材料等市场调节,助推企业生产成本缓解。另一方面,通过税费优惠、金融服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政策“组合拳”的落实落细,减轻企业负担,降低经营主体成本。
(三)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由于市场内需不足、部分制造业产品价格走低等因素影响,目前全市规上工业利润总额仍比去年有所下降。要鼓励企业强练内功,持续将产业转型升级、生产提质增效作为关键点,加快企业自主创新步伐,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进一步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