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据发布 > 统计分析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发展质效持续提升

来源: 南通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8-07-25 字体:[ ]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发展质效持续提升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自觉践行“一个龙头、三个先锋”新使命、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加快建设上海“北大门”新定位,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62.8亿元,增长7.4%,位列全省第3。经济运行基本面良好,主要指标平稳协调,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呈现“好”、“新”、“转”、“优”、“增”五大特点。

一、主要亮点

(一)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好”的态势更加明显

主要指标增速回升与一季度相比,监测的12个主要经济指标“93降”。其中,进出口总值、出口总值回升3.6个百分点,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回升0.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回升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本外币贷款余额、城乡居民收入回升0.1个百分点。

多数指标位次前移。与一季度相比,监测的12个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位次“732退”,7个指标位次前移,分别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前移5个位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用电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移2个位次,工业应税销售收入、进出口总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移1个位次。上半年,12个主要监测指标中位列全省前4的指标由一季度的2个增加到5个,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工业用电量位列全省第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位列全省第4。

增长速度快于全省。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监测的12个主要经济指标“102低”。10个主要指标增速快于全省平均水平,仅进出口总值、出口总值增速低于全省平均。

上半年全市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与一季度对比表

指标名称

1-6月

增幅比

一季度

±%

增幅比

全     省

±%

位次比

一季度

前     移

增幅

位次

地区生产总值

7.4

3

-0.1

0.4

持平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1.8

4

-4.9

3.5

-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7.9

5

0.1

1.7

2

工业应税销售收入

20.8

3

0.3

4.7

1

工业用电量

8.9

3

-0.8

3.2

2

固定资产投资额

8.8

6

0.3

3.5

持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9.7

4

0.2

0.5

5

进出口总值

6.1

12

3.6

-3.3

1

#出口总值

-5.8

13

3.6

-13.3

持平

本外币贷款余额

12.1

8

0.1

0.4

-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3

7

0.1

0.0

2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9.1

5

0.1

0.2

1

(二)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的动力持续提升

“两新产业”发展强劲。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7.8%13.9%,增速分别快于全部工业4.70.8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48.9%32.9%,同比分别提高2.00.3个百分点。新兴产业加速成长。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装备业产值分别增长17.7%17.1%,、15.1%,分别高于全部工业4.64.02.0个百分点。新兴服务业增长较快,1-5月份,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2.9%26.8%,高于全部服务业5.719.6个百分点。互联网+发展迅猛。全市限上批发零售业网上零售额增长105.9%。全市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48.1%,增速比一季度提高3.1个百分点,高于全部服务业40.9个百分点。创新创业蓬勃发展。1-5月份,全市累计授权专利11425件,增长64.2%,其中企业授权专利9877件,占全市专利授权量的86.5%,比一季度提高4.8个百分点,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更加凸显。上半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6.6万家,增长18.8%,其中,新增企业1.96万家,平均每天新增企业108家。上半年,全市新增“四上”企业145家,新增企业数位列全省第1

(三)需求结构持续改善,的成效日趋显著

新兴消费潜力有效释放。消费品市场总体趋于回暖,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7%。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7.5%,其中,提升生活品质类的商品零售额增长较快,服装、鞋帽、针织纺品类零售额增长16.3%,石油类零售额增长21.3%,分别快于全部零售额8.8、13.8个百分点。投资结构持续改善。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2.6%,民间投资增长13.5%,分别高于全部投资13.8、4.7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增长10.2%,快于全部投资1.4个百分点。出口结构不断优化。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15.5%,快于全部出口21.3个百分点,占出口总额比重达13.8%,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增长10.4%,快于全部出口16.2个百分点,占全部出口的比重达68.7%,同比提高9.5个百分点。

(四)供给侧改革加力增效,的基础更加巩固

产能加速供求改善。今年全市粗钢全面停产。上半年,民用钢质船舶产量下降13.6%,比去年同期、去年全年分别回落17.610.6个百分点。水泥产量下降14.7%,比去年同期、去年全年分别回落30.533.5个百分点。降成本减轻企业负担。1-5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7.43%,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6.96%,比上年同期均有所提高。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49.9%,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去库存缓解房市压力。6月末,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12.8%,降幅较3月末扩大1.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待售面积下降24.9%,降幅比3月末扩大5.4个百分点。

(五)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的特征日益明显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上半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3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57元,别增长8.3%、9.1%,比一季度均提高0.1个百分点。企业效益稳中有升。1-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3%,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4。财政收入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9.8亿元,增长11.8%,增幅位列全省第4,同比提高10.8个百分点。其中,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83%,同比提高8.3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总体向好。上半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5.3万人,达到全年目标的66%,远超序时进度。6月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1.8%,同比下降0.05个百分点,达到近年新低。

二、存在矛盾和困难

(一)稳增长压力依然不减

部分指标增长仍有波动,回升基础还需进一步夯实。与去年同期相比,监测的12个主要经济指标中仍有7个指标增幅回落。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幅比同期回落0.6个百分点,进出口、出口总值分别回落11.8、21.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本外币贷款余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回落0.6、0.2、2.7、0.3个百分点。


 

上半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与同期对比表

指标名称

2018年

1-6月

2017年

1-6月

比同期

地区生产总值

7.4

8.0

-0.6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1.8

1.0

10.8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7.9

8.5

-0.6

工业应税销售收入

20.8

14.3

6.5

工业用电量

8.9

0.79

8.11

固定资产投资额

8.8

8.2

0.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9.7

9.9

-0.2

进出口总值

6.1

17.9

-11.8

  #出口总值

-5.8

16

-21.8

本外币贷款余额

12.1

14.8

-2.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3

8.6

-0.3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9.1

8.7

0.4

与全年目标相比,5个指标增速脱幅。地区生产总值脱幅0.6个百分点,工业投资脱幅0.5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脱幅1.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脱幅0.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脱幅0.3个百分点。

(二)实体经济运行仍面临较多困难

企业亏损面提高。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达13%,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个数同比增长12.5%;停产企业数增加。6月份,当月停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275家,其中,208家企业已连续停产六个月。停产企业合计拉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3.7个百分点。重点产业支撑力度下降。上半年,全市“3+3”重点产业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0.3%,同比回落1.8个百分点。“3+3”重点产业中,传统产业增长较慢,船舶海工产业、高端纺织产业仅增长9.7%、7.1%。此外,今年以来全市工业出口回落、地区差异扩大等因素,均显示工业生产回升基础尚不稳固。

(三)内外贸易市场平淡仍需关注

从内贸市场来看,今年以来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小幅回暖趋势,但部分重点商品增幅出现回落。一是汽车类零售额增幅回落。因关税下调政策抑制了近期进口车消费需求,上半年,汽车类零售增长4.6%,比一季度回落2.2个百分点。二是电子数码类商品增幅放缓。上半年,文化办公用品和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仅增长4.6%,比一季度回落5.7个百分点。以上商品零售额回落对社消零增长有较大影响。从外贸市场看,今年全市进出口总值增幅同比出现较大回落。上半年,全市进出口总值增长6.1%,出口总值下降5.8%,比去年同期分别回落11.8、21.8个百分点,在全省位次也较为靠后。主要原因,一是上年度交付“中远6号”拉高同期基数,上半年,全市船舶海工出口下降20%,同比回落133.7个百分点;二是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政策调整。上半年,海门市出口总值下降59.6%,同比回落91.1个百分点。

下一步,将继续坚持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不动摇,努力做到基础支撑不松劲、高标准要求不松劲、追赶超越不松劲,努力推动全年目标实现,推动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