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宜居城市特色显现 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南通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生态篇)
来源: 南通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9-10-09 17:34 累计次数: 字体:[ ]

森林宜居城市特色显现 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开放后,在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这一命题的同时,也将生态文明建设推向深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九大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70年来,南通深入贯彻国家、省、市生态文明各项决策部署,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重点聚焦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有序推进,持续推动增绿造林行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一、生态文明机制健全

新中国成立起来,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攀升,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无论是从制度还是实践上,都在不断走向成熟与完善。

新中国成立初期处在社会化大生产的阶段,工业化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生态环境问题只在局部重工业地区显现。改革开放后,国家将发展重心挪到经济建设上来,大力发展轻重工业,经济与环境发展的矛盾日益突显,生态文明建设被提上重要日程。继1989年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后,国家又先后出台了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成为一项基本国策,1994年我国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作为政府的政策指南,1996年又出台了“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重要规划。21世纪是生态世纪,我国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要求,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的高度,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方向。

多年来,南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四个持续”交出人民满意答卷。一是机制持续创新。2006年12月,南通市委、市政府召开创建国家生态市动员大会,正式启动国家生态市建设工作。2013年10月,南通市将生态市创建领导小组“升格”为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并建立节能减排组、循环经济组等9个专项工作组及办公室、督查组,实行目标责任、督查点评等制度,构建了南通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9+2”工作体系,全面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九大行动。二是制度持续完善。先后编印了《南通市“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南通市市区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修订)》、《南通市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南通市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实施规划》、《南通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南通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5~2020)》、《南通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工作手册》,省内率先出台《南通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南通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生态红线区域监督管理评估细则(暂行)》等,修编《南通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8~2020)》,起草《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意见》,编制“三线一单”,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供科学指南,出台《南通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2017~2030)》。三是监管持续创新。省内首创对化学品生产实行负面清单式管理,助推化工行业转型升级。省内率先出台生态红线区域管控办法。省内率先试点实施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制度,省内首家开展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开展监管执法体系建设。连续三年开展环境执法“亮剑行动”,开展“环保大检查”,严惩环境违法,构建重大问题化解平台。对全市1800多家企业进行“环保信用”等级评定,落实绿色信贷政策。2014年开始实行差别水价政策,并被省政府推广。全面实施水环境区域生态补偿制度,探索实行推进陆海生态环境一体化管理模式。四是硕果持续涌现。十二五期间南通被授予“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优秀城市”称号,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荣誉和称号,南通市及各县(市)、通州区均获得国家生态市(县)命名,入围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建设地区,获批全省首个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17年,大气、水污染治理项目推进速度快、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2016年绿色发展指数全省第一,2018年作为江苏省唯一入选城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2019年“国家森林旅游节”将首次由地级市南通承办。南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深度和广度,持续深入推进生态市建设,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奋力谱写美丽中国的南通篇章。

二、能源集约高效利用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南通工业发展蹄疾步稳,产业结构提质升级,全市上下积极落实能源资源节约利用政策,以工业节能降耗为重点,推动全社会节能工作落地见效。

(一)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显著

从国民经济生产的角度来看,能源与地区生产总值(GDP)是一种投入产出的关系。新中国成立特别是十二五以来,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逐步增强。根据初步核算结果,2018年全市单位GDP能耗为0.31吨标准煤/万元,效率利用水平列全省第一方阵,自2005年以来,十三年累计下降48.1%。

(二)新能源利用取得新突破

新中国以来,南通发电还是以火力发电为主,1980年南通历史最悠久的天生港电厂跻身江苏四大主力电厂行列,1985、2001、2010年华能电厂、江苏南通电厂、大唐吕四电厂相继成立,2006年江苏第一台风力发电机组在如东并网成功,南通实现风电零突破,为江苏省省内首次应用,“十二五”初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刚启动时,南通光伏发电迅速发展,分布式光伏走在全国前列。2018年风电装机规模达到238.6万千瓦,是2010年的3.9倍,年均增长18.6%;2011年南通实现光伏发电实现零的突破,装机规模仅0.22万千瓦,到了2018年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18.5万千瓦,实现指数式增长。

三、气候宜人绿色宜居

南通地处长江三角洲北翼,东抵黄海,南望长江,属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温和宜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南通不断增绿扩绿,持续推动造林行动,成为颇具特色的森林城市,生态宜居。

(一)水文气象恒定宜人

2018年南通全年降水量达到1227.8毫米,雨水较为充沛,1990-2018年未出现极干旱气候。从气温情况看,南通平均气温较为稳定,波动不大。从湿度情况看,南通平均相对湿度在73%-83%之间波动,波动幅度较小。

                    表1:1990年以来南通水文气象情况表

年份

全年降水量(毫米)

平均气温(摄氏度)

平均相对湿度(%))

1990

1195.7

16.3

79

1995

868

15.4

75

2000

1130

16.1

78

2005

823.1

16.5

73

2010

1356.8

15.7

75

2015

1744.2

16

78

2018

1227.8

16.8

83

(二)绿化造林凸显森林特色

南通市区园林绿地面积从1978年的194公顷扩大到2018年的10411公顷,年均增长10.5%;市区绿化覆盖面积从2000年的2262公顷扩大到2018年的11836公顷,年均增长9.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1995年的4.1平方米扩大到2018年的19.0平方米,年均增长7.0%;市区公园数从1985年的4个扩大到2018年的45个;2018年南通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0%,较1985年提升30.6个百分点,市区建成区绿地覆盖率达到41.0%,较2000年提升26.5个百分点。

四、市政环卫建设创新发展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南通城区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创文创卫取得重大突破,连续多年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一)环卫投资投入不断加大

2000年南通市区环卫用车仅54辆,2018年扩大到1603辆,年均增长86辆,是2000年的29.7倍;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从1990年的1394万元扩大到2018年的30.2亿元,年均增长21.2%。

(二)市政卫生展现良好风貌

南通市区道路清扫面积从2010年的2159万平方米扩大到2018年的4299万平方米,年均增长9.0%,其中机械化清扫面积从2010年的1174万平方米扩大到2018年的3362万平方米,年均增长14.1%,机械化清扫面积占总清扫面积的比重也由2010年的54.4%提升到2018年的78.2%,环卫机械化运作力量加强;公共厕所由1995年的282座扩大到2018年的411座,年均约增加6座;生活垃圾清运量由1978年的2.3万吨扩大到2018年的85.3万吨,年均增长9.5%,2000年生活垃圾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为83.5%,自2005年起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污水日处理能力由2010年的38.8万平方米提升到2018年的74.5万平方米,年均增长8.5%,污水集中处理率由2000年的19.0%提升到2018年的95.5%。

五、绿色文化生活成为新风尚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开始的自行车到摩托车,从进入新世纪以后的轿车到现在风靡的共享单车、公共电汽车等,老百姓的出行方式的变化印证着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互联网、新能源、共享经济等不断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方面面,绿色环保也成为当下的时代主流文化,引领着老百姓生活方式的改变。

(一)市区道路建设扩容速度较快

年末市区道路总长度由1978年的99公里扩大到2018年的2862公里,年均增长8.8%,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也从2000年的7.4平方米增加到2018年的31.1平方米,年均增加1.3平方米。

(二)绿色低碳生活得到推崇

从公共出行角度看,公共营运车辆从1978年的74辆增加到2018年的1713辆,年均增加41辆,公共交通营运线路长度从1978年的105公里增加到2018年的2956公里,年均增长8.7%,营运线路从1990年的17条增加到2018年的148条,年均增加11条,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从2000年的6.9标台提升到2018年的16.4标台,年均增加0.5标台。同时积极推进公共自行车与共享单车的融合发展与相互补充,进一步优化调整市区网点布局,轨道交通1号线和2号线一期工程建设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未来将吸引更多人选择公共交通。从垃圾分类管理角度看,2016年开始,我市在全市范围内推进实施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创新提出了“3+5+X”的垃圾分类方式,截至到今年上半年,全市已有788个小区、1042个单位开展了垃圾分类。市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60.44%,各县(市)都超过50%。

(三)特色生态文化正在形成

十二五以来,南通多措并举积极推动生态历史文化的传承,巩固生态意识文化,强化生态行为文化。推进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闸历史工业城镇内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的修缮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加强狼山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结合狼山生态保护对狼山老镇遗址进行研究,依托主流媒体开展宣传报道并借助新媒体探索环保宣传新途径,不定期播发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保护修复、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动态消息、典型报道及舆论监督报道,努力打造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品牌。大力普及生态文明教育,开发实施富有地域特色的地方课程,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开展“绿色学校”建设活动。

六、生态治理保护落地见效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随着经济总量的攀升,环境问题也受到老百姓的普遍关注,南通以生态优先、环保先行倒逼经济转型升级,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力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实施“清水蓝天”工程,集中整治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环境质量的美好向往,截止到2018年,累计30 个镇(街道)、32 个村( 社区) 获得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街道)、村命名。

(一)锅炉整治和固废利用取得实效

十二五以来尤其是2016年以来,南通大力推进“263”专项整治,开展工业深度治理,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用区,持续推进燃煤锅炉整治,同时加大资源的循环利用,变废为宝。从锅炉整治情况看,2018年全市20 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基本清零,超过三分之二的燃煤热电机组实施了超低排放改造。工业锅炉由2000年的596台缩减到2018年的550台,工业窑炉由2000年的444台缩减到2018年的228台,锅炉淘汰整治速度加快,推动集中供热,有力推动了污染排放物的降低。从一般工业废弃物利用情况看,虽然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从2010年的396.2万吨扩大到2018年的506.3万吨,但综合利用率却从2010年的87.4%提升到99.5%。

(二)减排治理成效显著

从减排总量情况看,二氧化硫排放量从1995年的5.2万吨降低到2018年的4.5万吨;废水排放总量从2015年的4.7亿吨降低到2018年的4.6亿吨;化学需氧排放量从2010年的12.2万吨降低到2018年的9.0万吨,年均削减3.6%。从减排强度情况看,万元GDP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当年价)从2015年的1.6千克降低到2018年的0.7千克;万元GDP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当年价)从2015年的1.0千克降低到2018年的0.2千克。

(三)环境质量逐步改善

空气质量全省最优。2018年南通市区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日均值分别为17毫克、35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为62毫克/立方米,分别较2015年降低13毫克、3毫克和26毫克。2018年南通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9.7%,全省第一,较2015年提升了12.0个百分点,PM2.5浓度仅为41微克/立方米,全省浓度最低。

水质总体平稳。多年来我市积极开展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持续推进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与保护区整治,2000年南通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97.0%,自2005年起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2018 年完成217 个水污染治理项目,加强海洋工程环境保护措施监管,进一步规范海洋工程生态补偿项目实施,2018年南通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75%,较2016年提升了37.5个百分点。

生态修复力度不断加大。多年来,南通积极开展生态红线保护、修复、监督、评估,守好生态底线,持续推进生态红线工程建设,坚守生态保护红线,提高生态红线保护水平。自然保护区面积从2005年的19.3万公顷扩增到2015年的214.9万公顷,年均增长27.3%。2018年南通已建成1个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湿地公园和17个自然湿地保护小区,湿地面积46万公顷,其中近海湿地达36万公顷,全市自然湿地保护率达45%,较2016年提升2.5个百分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南通始终坚持奉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稳步落实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推动产业结构提质升级,节约循环高效利用能源,全面提升环境质量,积极构建生态文化体系,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将以优异的成绩、亮眼的名片迎接“国家森林旅游节”的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