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南通对外开放程度在不断深化,经济总量取得了快速增长,目前地区生产总值(GDP)在江苏省13个省辖市中的排名位列第四。但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劳动力成本上涨,已经出现外资进入(转型)和撤离(转移)并重的现象。同时,苏州、无锡和常州等苏南发达地区开放性经济的发展在江苏省内各具特色,也各有优势。因此,分析南通、苏州、无锡和常州开放经济的发展现状与优劣势将对南通更好地发挥开放优势,抢抓发展机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一、对外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一)方法与指标选取
对外开放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规模体现的主要指标。衡量对外开放度的指标有很多,一是开放政策指标(包括外贸政策、汇率政策、经济体制);二是开放进展度指标(包括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和生产依存度)。考虑到相关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可操作性,参考有关专家学者的文献,结合南通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发展水平,本文选择外资依存度和外贸依存度作为衡量南通市对外开放程度的代表性指标。
外资依存度为实际利用外资额与国内(地区)生产总值(即GDP)之比,衡量的是资本的开放程度;外贸依存度是进出口总额与国内(地区)生产总值(即GDP)之比,衡量的是对外贸易在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能表明该国或地区对国际经济的依赖程度。对外开放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对外开放的程度,具体表现为市场的开放程度,反映在对外经济贸易的各个方面。国际上一般选择外贸依存度和外资依存度作为对外开放度的评估和衡量指标,对外开放度=外资依存度+外贸依存度。
(二)相关指标发展对比
表1 :2006-2015年南通、苏州、无锡、常州对外开放度指标(%)
年份 |
南通 |
苏州 |
无锡 |
常州 |
||||||||
外 资 依存度 |
外 贸 依存度 |
对 外 开放度 |
外 资 依存度 |
外 贸 依存度 |
对 外 开放度 |
外 资 依存度 |
外 贸 依存度 |
对 外 开放度 |
外 资 依存度 |
外 贸 依存度 |
对 外 开放度 |
|
2006 |
11.48 |
44.85 |
56.33 |
9.93 |
283.47 |
293.40 |
6.63 |
94.35 |
100.98 |
6.29 |
52.52 |
58.81 |
2007 |
10.96 |
44.90 |
55.86 |
9.31 |
275.29 |
284.60 |
5.43 |
100.24 |
105.67 |
7.29 |
52.52 |
59.81 |
2008 |
7.87 |
44.69 |
52.56 |
7.98 |
224.23 |
232.21 |
4.93 |
87.23 |
92.16 |
6.25 |
54.02 |
60.27 |
2009 |
4.77 |
38.66 |
43.43 |
7.26 |
177.78 |
185.04 |
4.38 |
60.14 |
64.52 |
6.13 |
40.88 |
47.01 |
2010 |
4.02 |
41.21 |
45.23 |
6.26 |
201.04 |
207.30 |
3.86 |
71.54 |
75.40 |
5.94 |
49.53 |
55.47 |
2011 |
3.43 |
40.91 |
44.34 |
5.37 |
181.32 |
186.69 |
3.29 |
68.03 |
71.32 |
5.51 |
51.65 |
57.16 |
2012 |
3.05 |
36.42 |
39.47 |
4.82 |
160.65 |
165.47 |
3.34 |
59.03 |
62.37 |
5.34 |
46.19 |
51.53 |
2013 |
2.75 |
35.85 |
38.60 |
4.14 |
147.20 |
151.34 |
2.66 |
56.09 |
58.75 |
4.91 |
40.66 |
45.57 |
2014 |
2.52 |
34.39 |
36.91 |
3.62 |
138.97 |
142.59 |
2.33 |
55.53 |
57.86 |
3.91 |
36.10 |
40.01 |
2015 |
2.35 |
31.99 |
34.34 |
2.58 |
131.12 |
133.70 |
2.34 |
50.06 |
52.40 |
2.03 |
33.12 |
35.15 |
平均 |
5.32 |
39.39 |
44.71 |
6.13 |
192.11 |
198.24 |
3.92 |
70.22 |
74.14 |
5.36 |
45.72 |
51.08 |
南通、苏州、无锡和常州四城市2006-2015年外资依存度、外贸依存度和对外开放度十年发展轨迹对比图:
(三)相关系数计算
鉴于地区生产总值(GDP)是总量指标,外资依存度、外贸依存度、对外开放度是质量指标,本文分别对南通、苏州、无锡及常州的外资依存度、外贸依存度、对外开放度和GDP分别取对数Ln,然后对Ln值进行相关分析,分析结果见下表(表2)
表2:苏锡常通外资依存度、外贸依存度、对外开放度与GDP相关系数
与GDP相关系数 |
南通 |
苏州 |
无锡 |
常州 |
外资依存度 |
-0.9751 |
-0.9547 |
-0.9777 |
-0.7538 |
外贸依存度 |
-0.9151 |
-0.9622 |
-0.9103 |
-0.7623 |
对外开放度 |
-0.9623 |
-0.9648 |
-0.9227 |
-0.7851 |
南通外资依存度、外贸依存度和外开放度与GDP相关系数分别是为-0.9751、-0.9151和-0.9623,说明南通的经济总量(GDP)对外资依存度依赖较高,对外贸依存度相对来说低一点;苏州分别为-0.9547、-0.9622和-0.9648,说明苏州的经济总量(GDP)对外贸依存度和外资依存度的依赖程度差不多;无锡分别为-0.9777、-0.9103和-0.9227,说明无锡的经济总量(GDP)对外资依存度的依赖也较高,对外贸依存度的依赖相对来说也要低一些;常州分别为-0.7538、-0.7623和-0.7851,说明常州的经济总量(GDP)对外资依存度和外贸依存度的依赖均较低。
(四)数据分析结果
1、四个城市外资、外贸依存度和对外开放度均呈下降态势
根据2006—2015年南通、苏州、无锡、常州对外开放度指标发展轨迹来看,这四个城市的外资依存度、外贸依存度和对外开放度整体都呈下降趋势。其中,南通外资依存度由2006年的11.48%下降到2015年的2.35%,外贸依存度由44.85%下降到31.99%,对外开放度由56.33%下降到34.34%。苏州外资依存度由2006年的9.93%下降到2015年的2.58%,外贸依存度由283.47%下降到131.12%,对外开放度由293.40%下降到133.70%。无锡外资依存度由2006年的6.63%下降到2015年的2.34%,外贸依存度由94.35%下降到50.06%,对外开放度由100.98%下降到52.40%。常州外资依存度由2006年的6.29%下降到2015年的2.03%,外贸依存度由52.52%下降到33.12%,对外开放度由58.81%下降到35.15%。
2、南通的开放度虽然不如其他三市,但差距在逐渐缩小
从2006—2015年历年对外开放程度看,苏州的对外开放度最高,其次为无锡和常州,南通最后。但南通与苏州、无锡的对外开放度呈缩小趋势,其中南通与苏州的差距由2006年的237.07个百分点缩小到2015年的99.36个百分点,与无锡的差距由2006年的44.65个百分点缩小到2015年的18.06个百分点,而南通与常州的差距有先增加(由2006年的2.48个百分点增加到2011年12.81个百分点)后又逐年减少(2015年差距为0.82个百分点)的趋势,目前南通与常州的差距最小,两市的对外开放程度大致相当。从十年的平均值看,南通与苏州、无锡和常州的差距分别为153.53、29.43和6.37个百分点。
3、对外开放度与GDP均呈负相关,相关程度有所不同
从相关系数的计算结果看,外资依存度、外贸依存度和对外开放度与GDP均呈负相关;也就是说随着南通、苏州、无锡、常州四城市的经济总量(GDP)的增加,对外资依存度、外贸依存度和对外开放度依赖都在逐步下降;且常州的外资依存度、外贸依存度和对外开放度对GDP的影响程度相对南通、苏州和无锡而言影响是相对较弱的。同时外资依存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比外贸依存度更大。因此,进一步研究外资特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南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
二、利用外资结构分析
(一)单项外资规模分析
一般而言单项外商直接投资的金额越大,越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这是因为外商投资规模较小时,企业无法产生规模报酬,而当单项投资规模较大的时候,外资企业可以利用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等生产要素,促使企业内部的生产分工更加合理化和专业化,节省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
单项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最佳指标应该是外商直接投资实际额与外商合同实际执行履行个数的比值。但由于统计年鉴中没有“外商合同实际履行个数”,因此本文采用了新批协议注册外资额与新批外商投资项目数的比值作为研究指标,对南通、苏州、无锡、常州的单项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均值进行了比较分析(见表3)。
表3 :2012—2015年苏锡常通单项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均值(万美元)
年份 |
南通 |
苏州 |
无锡 |
常州 |
2012 |
1305.93 |
1275.71 |
2307.28 |
1593.70 |
2013 |
1398.99 |
1069.52 |
1858.89 |
1721.72 |
2014 |
1661.00 |
947.91 |
2324.23 |
1477.78 |
2015 |
1592.21 |
1039.45 |
2609.79 |
1748.26 |
从表3可以看出,南通近四年单项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均值总体趋势是不断扩大的,由从2012年的1305.93万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1592.21万美元;苏州单项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均值总体趋势逐渐有所下降,从2012年的1275.71万美元下降到2015年的1039.45万美元;无锡虽在2013年有所下降,但2014年和2015年又逐渐提升,从2012年的2307.28万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2609.79万美元;常州虽在2014年有所下降,但总体趋势也是不断增加的,从2012年的1593.70万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1748.26万美元。南通单项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均值虽然是逐年增加的,但是单体均值在四个城市中处于第三位,且与无锡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南通要继续提升单项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引进大项目,从而更快、更好地促进地区经济增长。
(二)外资来源分析
外资是一个包括资本、技术和管理的复合体,不同外资的来源国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外资的质量。曾经有学者研究发现,来自港澳台投资对于广东的技术外溢系数小于其他外商投资的外溢系数,显著性也低于后者。还有学者研究了外资质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他们认为含有较高技术的高质量外资意味着可以引进较多的高新技术,通过技术扩散和转移来促进引资国经济的发展。并通过数据检验,得出:低质量外资不利于经济增长,而高质量外资能较好促进经济增长这一结论。
为此,本文按照来自港澳台地区,发达国家(主要包括美国、欧洲、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澳大利亚),除港澳台、日本、韩国和新加坡以外的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非洲、拉丁美洲、除美国和加拿大外的北美洲国家和地区,以及其他国家、地区和组织分类,计算了南通、苏州、无锡、常州不同外资来源地的比例(见表4)。
从表4中可以看出,2015年南通外资主要来源于港澳台地区,占比达66.5%,高于苏州的41.8%和无锡的64.6%,低于常州的78.8%;南通来自发达国家外资的占比为17.5%,低于苏州的25.0%和无锡的22.4%,高于常州的10.7%。虽然苏州的外资来自港澳台的占比要低于其他三个市,但来自非洲、拉丁美洲和除美国、加拿大的北美洲国家和地区的外资占比也比较高,达到14.2%,来自非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的外资,相当多是国际避税地,如萨摩亚、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等,很难说,来自避税地的资本也常常富含先进技术。从来自发达国家的外资金额看,2015年南通为4.06亿美元,苏州为17.55亿美元,无锡为7.20亿美元,常州为2.66亿美元。
表4:2015年苏锡常通外资来源国家和地区的占比(%)
国 别 |
南通 |
苏州 |
无锡 |
常州 |
港澳台地区 |
66.5 |
41.8 |
64.6 |
78.8 |
发达国家 |
17.5 |
25.0 |
22.4 |
10.7 |
除港澳台、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的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 |
4.2 |
5.2 |
0.0 |
0.7 |
其他国家和组织 |
11.8 |
28.0 |
12.9 |
9.8 |
如果一个地区的利用外资长时间处于低技术水平,或更关注资本而缺乏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那么就会导致较低科技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进入,将会使得外资与内资在一些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行业直接竞争,这并不有利于该地区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2015年全国外商投资企业投资经营信息联合报告数据显示,南通参加联合申报的3275家外资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只有140家,占比为4.3%,而苏州、无锡和常州的外资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分别为6.9%、7.2%和7.6%,南通的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要远远低于其他三市。
综合来看,南通在引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资金总量远低于苏州和无锡,在外资引进质量上也要劣于其他三市,因此,南通在招商引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增加来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金额,尽量引进投向高新技术产业的外资。
(三)外资投入行业分析
1、三次产业利用外资分析
近几年来,南通利用外资中服务业(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的比重正逐年提高,例如第三产业外商投资企业数由2012年的391家增加到2014年的510家,农、林、牧、渔服务业外商投资企数由2012年的14家增加到2015年的24家,外资服务业企业数占所有外资企业数的比重由2012年的12.3%提高到2014年的16.3%;服务业注册资本由2012年的53.62亿美元上升到2014年的81.50亿美元,在所有外资企业注册资本中占比由2012年的25.0%上升到2014年的29.8%;截至2014年年底服务业外资企业累计外方实际出资达50.54亿美元,占所有外资企业累计外方实际出资总额的27.6%。
2、制造业部门投资结构分析
虽然服务业吸收外资比重的提升是南通外资结构优化、利用外资水平提升的标志,但并不意味着服务业领域利用外资数额越大、占比越高就越好,南通的服务业利用外资要发展,但要规模适度,要适应南通的经济结构和社会、民生的需求。
与此同时,相关研究表明,外资在制造业部门投资的比重较高有利于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外资在制造业投资的份额越大,越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制造业能增强对创新和科技的需求;最后,制造业发展具有“植根性”,一般能扎根在一个地方,稳定地贡献就业人口、税收和周边的小环境。
因此,本文认为南通依然要重点关注外资在制造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便在先进制造业重返长三角的态势中抢占战略制高点。
本文对外资在制造业的投资比重采用各市外资在制造业部门投资的实际额与外商投资实际总额的比值。
从2012—2015年南通、苏州、无锡、常州外资在制造业部门投资的比重来看,南通、苏州、无锡、常州总体来讲都呈现下降趋势,南通从67.9%下降到51.7%,苏州从66.8%下降到58.3%,无锡从61.6%下降到58.7%,常州从62.3%下降到52.2%。相关研究表明相对于其他行业,投资在制造业更有利于产生行业的前向和后向联系,带动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见表5)。
表5:2012-2015年苏锡常通外资在制造业部门投资所占比重(%)
年份 |
南通 |
苏州 |
无锡 |
常州 |
2012 |
67.9 |
66.8 |
61.6 |
62.3 |
2013 |
56.8 |
60.5 |
55.7 |
51.1 |
2014 |
51.1 |
61.5 |
54.5 |
45.0 |
2015 |
51.7 |
58.3 |
58.7 |
52.2 |
根据2015年外商投资企业投资、经营情况申报数据汇总分析,得到南通、苏州、无锡、常州主要制造业部门(占比前10位)外资企业投资总额占制造业外资企业投资总额比重分布(见表6)。对比来看,四个城市前10大类制造业各自具有较大的重合行业,重合行业有: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八大类。但各大类制造业的占比又各不同,如南通占比前两位的分别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苏州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无锡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电气器材制造业,常州是电气器材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
表6:2014年苏锡常通制造业外资企业投资总额占比前10大类占比数据(%)
南 通 |
苏 州 |
无 锡 |
常 州 |
||||
交通运输设备 |
13.0 |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 |
31.8 |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 |
27.5 |
电气机械及器材 |
12.7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 |
12.9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 |
7.9 |
电气机械及器材 |
11.6 |
专用设备 |
12.0 |
纺织业 |
8.5 |
交通运输设备 |
7.5 |
通用设备 |
7.8 |
通用设备 |
12.0 |
电气机械及器材 |
8.5 |
通用设备 |
6.1 |
交通运输设备 |
7.8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 |
9.8 |
造纸及纸制品业 |
7.4 |
电气机械及器材 |
5.7 |
金属制品业 |
7.0 |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 |
9.8 |
通用设备 |
6.1 |
造纸及纸制品业 |
5.1 |
专用设备 |
5.9 |
交通运输设备业 |
9.5 |
金属制品业 |
5.5 |
金属制品业 |
4.7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4.6 |
金属制品业 |
6.6 |
化学纤维 |
5.4 |
专用设备 |
4.6 |
纺织业 |
3.8 |
纺织业 |
3.4 |
专用设备 |
4.4 |
塑料制品业 |
3.4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 |
3.7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3.3 |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 |
4.2 |
纺织业 |
3.4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3.3 |
工艺品及其他 |
3.1 |
从外商投资的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占比看,2014年底南通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只有5.3%,远远落后于苏、锡、常三市。四个城市中常州的占比最高(9.7%),无锡和苏州接近,分别为8.9%和8.8%。
表7:苏锡常通外资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占比(截止2014年年底)
城 市 |
南通 |
苏州 |
无锡 |
常州 |
外资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占比(%) |
5.3 |
8.8 |
8.9 |
9.7 |
三、南通开放型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
随着发展环境、条件和基础的不断变化,我市经济已经步入中高速增长、结构优化升级、创新动力驱动的发展新常态,由此决定对外开放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南通作为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改革开放前沿地带,在当前国际国内发展条件转换的大背景下,应紧紧抓住新机遇,积极融入国家重大开放战略布局,以结构优化、创新驱动为主线,加快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双轮驱动,推动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融入全球产业链与价值链,促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开放型经济不断朝着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创新驱动的方向转变,实现人才、资本、技术等优质资源的集聚,推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为地方经济发展积蓄新的动力。
1、大力促进外贸稳定增长,提升外贸核心竞争能力
今后一个时期,国际经济环境总体上仍将十分严峻复杂,世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不确定性还将延续,外部需求减弱将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突出矛盾,稳定外贸增长也将是我们必须始终抓好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把外贸稳增长促转型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一是千方百计开拓国际市场。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确保传统市场份额不减少、新兴市场比重有提高。二是加快培育外贸新增长点。加快建设一批外向度高、竞争力强、特色鲜明的市级出口基地。三是大力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坚持科技兴贸、以质取胜战略。大力发展自主品牌,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品牌产品、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大力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促进加工贸易从组装加工向研发、设计、核心器件制造等环节升级,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四是积极培育外贸新业态。加快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支持市场竞争力强、具备供应链服务能力的大型企业发展成为区域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中小微外贸企业提供融资、通关、物流、退税、清关、信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加快跨境电子商务和市场采购贸易的发展。五是进一步发挥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多方面作用,尽快建立起完善的海外营销网络,推动我市出口贸易中间环节的减少和流通速度的提升,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贸易核心竞争力。
2、注重外资引进质量结构,着力推进外资转型升级
利用外资要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要更加重视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引导外资延伸产业链,增强外资对我市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努力实现招商引资和有效投入的有机结合,努力寻求和探索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道路。一是积极做好挑商选资工作,突出科技含量、产出效益和生态效应,加速产业集聚,依托目前已经形成的产业群体优势,推动产业链从加工制造环节向高端延伸。调整结构,加大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的引资力度。坚持在土地、环保、产业政策等方面把好关,杜绝低水平、高污染、大能耗项目进入,在环保、投资强度等方面严格把关的前提下,利用外资不仅实现量的扩张,更要实现质的提升。二是坚持发展好“制造业”这块开放型主阵地。当下欧美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再工业化”战略,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工业4.0”战略、法国“新工业法国”等纷纷以智能制造为重点,力图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南通提出“打造长三角特色产业科技创新基地和长三角北翼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可以说把握住了先进制造业在未来重返长三角的态势,符合国家战略意图。先进制造业通常都是和高端技术融合在一起的,没有制造业就没有创新需求,产业链的关节点都是科技创新点。“十三五”南通将着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高端化,创新发展船舶海工、高端纺织、电子信息三大重点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三大重点新兴产业,着力发展符合产业发展导向、有利于发挥南通自身优势的N个特色产业(简称“3+3+N”产业领域)。南通在短期内不一定能“弯道超车”,但实施“尾灯战略”也可以尽快赶上苏锡常发达地区。三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开放型经济竞争主体。南通不仅需要跨国公司、上市公司和国内领军企业来投资,更需要一批总部、研发中心和主要生产基地在南通的骨干企业。鼓励南通企业建立境外研发机构,加大海外技术类项目投资力度,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品质量档次,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3、提高载体平台建设质效,强化国际国内区域合作
各类对外开放载体和平台是推进南通发展对外贸易与产业合作的突破口,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支持,也是南通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充分发挥好各种载体平台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对外开放的要素资源快速集聚,加快形成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优势。一是要推进开发园区的转型升级。在新一轮发展中,要加快开发园区转型升级步伐,更好发挥示范带动效益。调整规划,优化布局,整合资源,提升功能,进一步形成优势互补、集约发展的新格局。大力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同时要积极提升开发园区的创新发展水平,重点建设一批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培育为一体的创新核心区。二是加强功能性平台建设。推动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海关监管制度和服务创新。加快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平台建设。以南通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获得南京海关批准为契机,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规划与建设,扶持一批重点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企业做大做强,打造一批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园区。以海门叠石桥家纺城在商务部正式获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为契机,大力发展家纺外贸,抢占更多国际市场份额,从而推动家纺市场的提档升级。三是打造多元化会展平台。通过各类境内外展会、经贸洽谈活动,为企业搭建对外交流平台,注重发挥会展业溢出效应,深度整合各类展会资源,提升重点展会国际化水平,着力打造境外自主品牌展会,努力在国际上搭建新的规模化、常态化经贸会展平台。四是推进国际国内区域合作,提高合作水平,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积极与世界发达国家、国内先进地区实施园区共建,以“牵手”实现互利共赢,从而有力推动开放型经济的加快发展。
贸易外经处供稿
执笔:黄利春
核稿:顾 军
本期分发:市委、市人大、市府、市政协,省、各县(市)区
统计局、市各有关单位、本局各处(室)、存档
印数:16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