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据发布 > 统计分析

决胜全面小康 共圆百年梦想——南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就

来源: 南通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1-07-02 字体:[ ]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南通紧扣“高水平”、突出“全面性”,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南通特色、彰显“强富美高”内涵的全面小康建设之路。2020年全市高水平建成全面建成小康综合实现度97.9%,49项监测指标中,已有44项指标达到或超过目标值,占指标总数的89.8%。

一、经济质效显著提升

着力推动协调发展,持续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 “万亿元”,成为省内第四个“万亿俱乐部”城市,列全国大中城市第21位,地级市第8位。发展质效显著提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29900元,是2010年的2.7倍,按2020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9万美元,高于世界银行2020年划定的高收入经济体标准线(1.25万美元)。所有县(市、区)经济总量均超千亿元,地区发展差异系数0.33;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7.9%,比2010年提高10.8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着力推动创新发展,持续加大建设创新地区的组织和推进力度,以南通创新区为核心、以科技园区为载体、以创新型企业为主体的全市域创新体系初步成形。2020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2179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2.6%,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2.8%;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为17.3%。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础设施投入年均增长超过8%。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沪苏通铁路、盐通高铁建成通车,南通迈入高铁时代。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0.4%,比2010年提高14.4个百分点,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和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双达标”。

二、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着力推动共享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对照“八个更”要求,深入排查解决突出民生问题,80%以上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领域。多措并举促进居民增收,2020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608元(按2010年价格折算为33136元),达到目标值的1.3倍;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01,较2010年缩小0.19;居民恩格尔系数28.9%;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为52.2、62平方米,城乡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积达标率达72.9%。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全市统一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基本社会保险参保率指数达10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75%,远低于5%的目标值;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98人,每千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达到36.28张,全市居民平均预期寿命83.2岁。

三、三大攻坚成效卓越

坚持底线思维,突出问题导向,综合施策、精准发力,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按照“砸笼换绿”“腾笼换鸟”“开笼引凤”思路,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工程,“化工围江”等专项治理取得重大进展,长江禁捕退捕要求率先落实,五山地区滨江片区生态修复成为全国样板,长江南通段水质总体保持Ⅱ类。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数、污水集中处理指数、生活垃圾处理指数均达到100%。稳妥推进各项风险化解任务,政府性债务风险等级进一步优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2.5%。积极拓展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四大增收渠道”,使更多低收入群体进入中等收入行列,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全市建档立卡低收入群体稳定脱贫,104个经济薄弱村经营性收入均超50万元。

四、治理方式不断创新

社会治理系统性推进,率先建成运行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成为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国家级试点。创新“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强化系统思维,推动重心下移,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公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8.9%,保持全省前列。依法治国实践得到深化,权力清单制度、政务公开制度逐步完善,法治建设满意度持续保持全省前列,获评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2020年人民陪审员参审率93.7%,每万人拥有律师数3.16人。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2020年底基层民主参选率达到96.8%,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25.4个,远远高于6.5的目标值。

五、文教事业蓬勃发展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定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功能配置标准,涵盖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十大领域,让资源跟着需求走、服务跟着居民走。全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加快普及,创办了多个专题博物馆和准博物馆,在全国地级市中独树一帜。实现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三馆一站”覆盖率达到207%,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100%,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普通高中资源供给比例100%。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1.16年,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达到359元,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03%,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4.3%。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实现“满堂红”。

六、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从制度层面完善生态文明治理体系。获批狼山国家森林公园,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2020年森林覆盖率为19.46%,城市建成区绿地率40.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2平方米,比全省平均水平多2.1平方米,列全省首位。PM2.5平均浓度降至34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在全省率先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优良天数比率87.7%,连续三年保持全省第一。省考以上断面水质优Ⅲ比例90.3%,改善幅度全省第一。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9.5%。不断推进资源集约利用,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单位GDP用水量、单位GDP能耗、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均达目标。

小康已梦圆,迈上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的重大使命,这是江苏现代化建设的总纲领、总命题、总要求。南通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按照省委赋予南通的使命要求,以系统思维谋划“十四五”及更长时期南通发展的目标思路和任务举措,聚焦聚力一体化、高质量,向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奋力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