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业驱动增长 稳步发展改善民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通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之十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通市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深入推动“两聚一高”,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居民消费升级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南通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房地产去库存政策措施,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一、助力引擎推动经济增长,新常态下投资趋于谨慎
南通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房地产业助力推动作用显著。党的十八大以来,南通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持续增长至2016年6768.2亿元,增速平稳放缓,年均增速9.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增长运行在合理区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至3231.2亿元,年均增速11.1%,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占GDP比重逐年增长。房地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10.5%,其中2013年实现较高增速达20.3%,其余年份增速缓和整体呈趋涨态势。房地产业增加值比重整体趋涨,除2015年小幅波动,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自14.4%上升至15.2%;占GDP比重自5.8%至7.2%趋势上涨。
十八大以来南通市经济发展情况
单位:亿元、%
年份 |
地区生产总值 |
第三产业增加值 |
房地产业增加值 |
|||||||
总量 |
增速 |
总量 |
增速 |
总量 |
增速 |
占GDP比重 |
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 |
|||
2012年 |
4558.7 |
11.8 |
1825.5 |
12.3 |
263.4 |
7.2 |
5.8 |
14.4 |
||
2013年 |
5150.0 |
11.8 |
2169.3 |
12.9 |
317.8 |
20.3 |
6.2 |
14.6 |
||
2014年 |
5652.7 |
10.5 |
2500.8 |
11.9 |
368.0 |
3.5 |
6.5 |
14.7 |
||
2015年 |
6148.4 |
9.6 |
2816.0 |
10.5 |
377.5 |
2.9 |
6.1 |
13.4 |
||
2016年 |
6768.2 |
9.3 |
3231.8 |
10.6 |
490.4 |
10.2 |
7.2 |
15.2 |
||
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房地产投资趋于谨慎。党的十八大以来,南通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年均增速为2.6%,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自2012年481.7亿元稳步增长至2015年690.9亿元,增速高于全省增速,逐步放缓。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全国从高速增长期向中高速平稳增长期过渡,房地产行业也迎来换挡期,南通市房地产企业对市场投资趋于谨慎,项目开工有所控制,投资规模缩减为584.1亿元,同比下降15.5%,2017年上半年开发投资同比降幅缩窄9.2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自16.7%,逐步下降至12.1%。
二、行业发展转型升级,企业运营以稳为先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通市房地产业较快发展,大型房地产企业陆续入驻南通,开发经营企业由2012年529家增加到2013年580家,之后数量趋于稳定;2016年房地产开发企业资产总计3712.5亿元,是2012年的1.7倍,其中11家资产超50亿元,5家资产超100亿元。万科、碧桂园、绿地、华润、万达、保利、恒大、中海、绿城等知名大型房地产企业作为主体开发商,品牌项目陆续开发入市,南通市房地产市场活跃,行业发展迈向新台阶。市场需求从追求数量向追求品质转变,提升建筑户型设计和质量水平,丰富产品供给,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商品房供应结构,转变房地产开发模式,由相对单一的居住型产品向多元化产品转变。房地产开发企业进入“优胜劣汰”的新常态,行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十八大以来南通市房地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及本年资金来源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7.5%、11.3%,主营业务收入继2013年后再创新高769.0亿元,本年资金来源927.3亿元。2017年上半年,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603.7亿元,同比增长28.2%,其中定金及预收款占比已逾四成,资金加快回笼。房地产企业开发经营状况改善,资金环境相对宽松,且土地储备及库存逐步消化,开发企业拿地意愿增强。但鉴于土地成本上升以及银行信贷资源后续收紧,开发企业运营策略将更为谨慎。适应宏观调控的新要求和市场变化的新形势,主动及时地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和市场营销策略,通过联合开发、并购收购、产品转型升级等更多模式优势互补、控制运营风险,项目开发速度保持稳定,经营谋求稳步发展。
三、城市发展释放需求,居住条件持续改善
十八大以来,南通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南通市房地产销售市场整体呈现上扬态势,住宅占据主体地位比例上升,居民住宅条件进一步改善。
(一)城市发展,置业需求不断释放
十八大以来,南通市坚持规划建设管理并重,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城市空间不断拓展,城市功能和辐射能力不断增强。随着城市发展规划,尤其是接轨上海、中央创新区、地铁以及商业发展的利好频出效应,城市周边交通、医疗、教育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城市宜居魅力凸显,本地居民自住的需求加速释放,南通市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趋势上涨,自2012年712.5万平方米增长至2016年1200.8万平方米,期间2013年销售较为突出;2017年上半年月均销量134.8万平方米创新高。十八大以来平均增速为20.0%,高于全省平均增速9.3个百分点。
(二)收入增长,住宅主体需求稳固
十八大以来,南通市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长8.9%与10.0%;城乡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自2012年39.8平方米、54.8平方米分别增长至2016年47.8平方米、61.5平方米。南通市商品住宅投资占房地产投资比重维持75%左右,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占比自88.7%逐步上升至92.9%,平均增速为20.0%,商品住宅持续稳固其房地产市场主体地位。
(三)消费升级,居住条件持续改善
十八大以来南通市居民购房户型消费升级,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2012年,南通市90平方米及以下的刚需小户型、90-144平方米的改善型户型以及144平方米以上享受型大户型,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占比分别为15.0%、72.4%和12.6%,居民消费需求主要倾向于刚性需求及改善型。2016年,三类住宅户型成交量占比分别为7.1%、76.5%和16.4%,改善型需求更为集中,小户型比例降幅明显,大户型比例进一步提升。伴随二孩政策的全面实施,由于新建住宅多为框架结构高层,公摊面积较大,90平米以下的小户型多为紧凑型结构无法满足二孩家庭生活需求,从而刺激了中大户型需求量。城镇居民的改善型需求经过多年积累后亟待释放,大户型商品住宅备受青睐。
四、把握结构性改革契机,强化去库存落实成效
十八大以来,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房地产发展状况,不断调整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2015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去库存”定为2016年房地产市场总基调,南通市以推进房地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市场供应结构,引导市场合理需求,认真贯彻落实房地产去库存政策措施,着力化解库存风险,房地产市场保持活跃,运行总体平稳,去库存成效显著。市房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南通商品住房可售面积729.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3.3%,去化周期7.3个月,库存消化周期缩短。新建商品住宅待售面积规模平稳缩减,降幅明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库存成效进一步得以落实强化。同时,针对保障性商品房实施推动住房保障货币化,积极引导空置保障性住房向养老、医疗等社会公益性事业转型或者转化为普通商品房;另一方面加快商办房去库存,严控商办规模,合理引导未开发用地转型用于新兴产业项目开发建设,促进其他产业投资。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商业办公房地产消化库存。
五、因城施策多措并举,有效促进平稳发展
南通市政府及时根据国家调控政策,因城施策结合自身特点,出台引导政策稳定市场预期,引导理性消费。加强动态监测,促进供需平衡,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狠抓政策落实。自2016年四季度起,南通市区实行销售价格备案制度,严格落实商品住房价格明码标价和“一价清”制度;2017年启东市出台调控政策强调新房价格备案措施;南通崇川区率先公布“学位房”政策;南通开发区首次实行“限价”和“摇号”双举措控制地价。
二是加强市场监测。根据城市经济发展情况建立系统化的监管体系,提高政策精准度与执行效果。建立新建商品住房销售面积及成交均价的日监测、周监测、旬监测、月监测制度,及时分析研判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房管局等多部门联合开展房地产市场持续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三是增加市场供应。根据市政府适度加大普通商品住房供应、提高房地产调控效果的总体要求,优化供应结构,编制年度经营性用地供应计划,及时引导社会预期,有效满足市场用地需求。
随着南通市城市与经济发展,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任重道远。因城施策、多措并举,坚持去库存与控房价、防过热并举,把供需平衡、规范秩序、稳定预期作为调控重点,持之以恒开展各项工作,巩固发展优势,强化调控成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建设“强富美高”新南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