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末,全市规模以上文产业单位数1141家,居全省第3位,同比净增加60家,环比净增加21家。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实现营业收入40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5.4亿元,同比增长23.1%,增幅比一季度回落2.5个百分点。其中,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45.3亿元,同比增长46.3%,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23.2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三产增势强劲。文化制造业、文化批零业、文化服务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29.3亿元、77.6亿元、9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3%、76.9%、30.5%。
分领域看,两大领域并驾齐驱。文化核心领域实现营业收入178.7亿元,同比增长20.5%;文化相关领域实现营业收入223.5亿元,同比增长25.2%。
分行业类别看,九大类营业收入“8升1降”。营业收入增长的8大类中,增幅较高的有文化消费终端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4.4亿元、32.2亿元、2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0.7%、50.5%、27.8%。文化投资运营大类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实现营业收入0.7亿元,同比下降22.1%。
分地区看,10个板块营业收入“9升1降”。增幅超30%的有海门、崇川、如东和通州,上半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3.6亿元、46.7亿元、41亿元和3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0.8%、46.3%、39.1%和30.1%。苏锡通实现营业收入5.2亿元,同比下降32.3%。
撰稿处室:社会处
撰 稿 人:任敏丽
审 核 人:韩文君
审 签 人:葛鸣珏